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部分

�匠 S⒐�紫嗲鵂��罄椿匾淥擔夯�⒍倩嵋樽詈筧範ǎ�

“1、同俄國和其他盟國合作,儘早促成歐洲軸心國家的無條件投降。

2、與此同時,與太平洋的其他有關國家合作,維持並擴大對日本施加不懈的壓力,以便繼續削弱日本的軍事力量,達到可以迫使日本投降的地步。……

3、在歐洲軸心國家失敗時,與其他太平洋國家合作,如果可能的話,並與俄國合作,充分發揮美國和英國的力量,儘早促成日本的無條件投降。”'〔英〕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4卷,倫敦1971年英文版,第722頁。'

華盛頓會議結束時,英國正式接受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備忘錄所闡述的太平洋戰場作戰方案:

“(1)由潛水艇封鎖日本向東印度群島輸送石油的航線;

(2)一旦得到在中國和太平洋的基地就立即實行對日本的持續轟炸;

(3)進攻日本本上。”'〔英〕約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戰爭》下冊,東方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頁。'

並協議,由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負責進行太平洋的進攻戰。'〔美〕波特、尼米茲合著:《大海戰》,1960年新澤西英文版,第278頁。' 但是,待到戰役實施時,由於英國沒有從地中海戰場抽調兵力,主要是由美軍在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軍隊的協助下,發動有限的攻勢作戰。戰役的主要目的是奪取和保持作戰主動權,進一步消耗日軍兵力,奪取戰略陣地,準備以後的全面反攻。

日本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敗北後,名噪一時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又被美國空軍擊斃。太平洋上的制空權、制海權開始落入美軍手中。

日軍大本營估計到:總的戰爭形勢,軸心國已處於不利地位,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反攻正在加緊準備,日本與同盟國家之間戰爭實力的差距正日益懸殊。日本決心採取“確保並穩定要域”的防禦戰略,以島嶼基地群為支柱,由陸軍進行獨立持久的防禦作戰,確保海軍能集中兵力,在有利的要地實施決戰。

1943年5月中旬起,盟軍先後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方面對日軍展開反攻和進攻。掌握了制空權的盟軍,攻勢凌厲,並逐步改逐島作戰為越島作戰,避開日軍堅固設防的島嶼,大膽地向後方日軍防守薄弱的島嶼發起進攻,從而使前方島嶼失去作用。這種避實擊虛的戰術,很快使盟軍掌握了戰爭主動權。日軍由於失去了制空權,兵力分散,防不勝防,處處被動,加上兵力運輸、糧彈補充都十分困難,屢戰屢敗,傷亡極大,許多殘兵敗將被迫逃往島內密林裡困死於飢餓中。8月初,日軍不得不撤出阿留申群島的全部陸海軍;至11月初,曾經企圖堅守的新喬治亞群島、索羅門群島和新凡內亞的東南部,也相繼被盟軍攻克。至此,日軍在北太平洋的防衛線被迫撤至於島群島:西南太平洋上的主陣地被徹底摧垮,俾斯麥群島防線的主要堡壘臘包爾完全處於盟軍海空控制之下;中太平洋上的戰略要地特魯克群島也失去屏障,從而,使盟軍開啟了向菲律賓進軍的通路。在這些戰役戰鬥中,日軍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僅在索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戰役中,日軍就“損失了13萬生命和70艘、21萬噸艦艇,同時參加戰鬥的飛機8000架也被全殲了。”'日本歷史學研究會:《太平洋戰爭史》第4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第37頁。'

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有限的攻勢作戰,基本上達到了戰役的主要目的。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幾個重要方向開始處於被動、捱打的局面。日軍大本營裡昔日不可一世的狂妄氣焰被抑制了,野心勃勃的軍國主義者也開始產生隱優。

(三)美、英聯軍在北非——地中海戰場的進攻

1943年4月20日,美、英聯軍集結20個師和4個旅的兵力,開始對被驅至北非突尼西亞北部境內的德、意侵略軍發動猛攻,經幾度廖戰,盟軍終於突破德、意軍防線,於5月7日攻佔突尼西亞市和比塞大港。13日,退至波尼半島的德、意軍隊25萬人全部投降。至此,殘存於北非的德、意侵略軍全部被肅清。

盟軍全面佔領北非後,地中海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義大利本上已完全暴露在盟軍的襲擊之下;英、美軍隊奪取了地中海的制海權,盟軍可將北非作為空軍基地和陸軍集結地,對侵入南歐的德、意侵略軍發動進攻。盟軍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於7月10日發起對西西里島的進攻戰役。西西里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位於亞平寧半島和北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