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均每搶走700噸煤,就有1箇中國礦工被奪去了生命。更令人髮指的是,關東軍為了準備進攻蘇聯,每年驅使成千上萬的人,在關東軍工兵部隊指揮下,修築軍事設施和軍事工程。待工程峻工後,唯恐洩漏軍事秘密,遂將這部分勞工秘密殺害。據不完全統計,僅7項工程,就有近3萬中國勞工被秘密處死。

四、日本在東北的文化統治與奴化教育

(一)法西斯文化專制政策的實施

1932年偽滿洲國一成立,就在偽政府中建立了思想文化統治的中樞——資政局弘法處,由日本法西斯分子笠木良明具體領導。1933年廢除資政局,在偽國務院總務廳內設情報處。該處把打擊和瓦解抗日力量作為主要任務之一,並控制偽國家的新聞、出版、廣播等宣傳輿論陣地。1937年,日本人將情報處擴大為弘報處,統轄文化宣傳的一切方面。此外,在偽滿政府一些部和偽警察機構裡,還有名目繁多的宣傳和思想檢查組織及文化警察、特務等。

在關東軍司令部裡,也設有從事戰爭宣傳和殖民思想統治的機構——報道部和調查部。它和弘報處一起成了偽滿宣傳文化統治的核心。

日偽當局對一切文化宣傳事業實行集中壟斷。1932年建立了偽“滿洲國通訊社”,著手壟斷東北新聞機構和事業。1935年又建立“弘報協會”,把報道、言論和經營三方面統一起來,實行所謂“官制統治”。1937年再次強化新聞通訊機構,建立了《康德新聞》(漢文)、《滿洲日日新聞》(日文)和《滿洲新聞》(日文)三大報社,壟斷了整個東北報紙的發行。東北的廣播事業、出版事業和電影事業,也分別先後為日本人建立的滿洲電信電話股分公司、滿洲圖書股分公司和滿洲電影股分公司(簡稱滿映)所壟斷。文藝部門的文化、戲劇、音樂、美術、舞蹈等,亦按弘報處制定的《藝文指導綱要》進行統治,各種文藝團體均由日本人所把持。

日本侵略者在實行殖民思想文化的同時,加緊摧殘中國的民族思想文化。1932年溥儀一就任執政,就通令不準在東北掛中國地圖,不準使用“中華”字樣,不準使用中國教材,等等。

1932年10月,偽滿公佈了《出版法》,禁止一壩帶有民族意識的書刊。

據偽文教部記載,1932年3~7月,在東北焚書650餘萬冊。此後,查禁書刊種類年年增加。據1940年偽《滿洲年鑑》記載,1934年到1937年間,查禁雜誌2315種,扣押13664份;查禁普通出版物3508種,扣押434852冊。

與此相反,日本宣揚法西斯思想的出版物進口,卻由1936年的58。7萬餘冊,增至1937年的380萬冊。電影也是一樣,1936年禁演中國電影178部,而日本電影進口卻由1936年的154部猛增到1937年的232部。

(二)殖民地奴化教育的推行

日本侵略者實行愚民政策,對教育一再進行限制。從偽滿財政支出看,軍事治安經費佔30%乃至40%以上,而文教經費僅佔1%,多時也只佔2~3%。“九·一八”以前,東北有小學1300餘所,學生74。7萬餘人,教師2。4萬餘人。“九·一八”以後,許多小學關閉,學生降到50萬人,教師減至萬餘人。以後,日本改用“文治”籠絡人心,小學增至800所,學生達200多萬人,但兒童失學率仍在70%以上。“九·一八”前,東北有中學194所,學生3。8萬餘人,教師2400人;“九·一八”後,恢復很慢,到1937年僅有中學173所,學生3。3萬餘人,教師1600人。大專院校“九·一八”前約有30所,“九·一八”後,幾乎全部被查封、關閉。到1933年開課的只有兩所,1935年5所,1937年10所。作為愚民政策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在數量有限的學校中,大力推行奴化教育,以培養為它效勞的順民和御用知識分子。

從“九·一八”事變到l937年,日偽教育政策的重點是廢除中國原有的教學秩序、內容和教材,代之以日偽設定的課程與教材,並竭力散佈殖民主義思想。隨後,又實行所謂新學制,其任務是:“為養成忠良國民,即以建國精神為基礎,陶冶人格,涵養德性。”'姜念東等:《偽滿洲國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頁。'

也就是說要把中國人訓練成日本的“忠良”奴才。在這種教育制度下,特別強調殖民主義的政治與思想教育。各學校不僅把政治課列為主課,而且在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中,也塞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