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還沒有變,還是喜歡受賄;第三,伯嚭很受勾踐信任,所以他才能替季孫把事情辦成。
這段記載出於《左傳》,而且事關魯國,所以可信度毋庸置疑。
所以,伯嚭不僅沒有死,還過得很滋潤。
對於伯嚭,也許不用太過苛責。如果你的祖上三代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你也會換一條路走走。從這個角度說,伯嚭是善於反思的,反思也是成功的。
那麼,為什麼包括司馬遷在內都要篡改這段歷史呢?
因為需要。
因為什麼需要?
因為歷史的需要。
歷史,常常被歷史篡改。
——稱霸
滅了吳國,越國聲名大振。
按照早就確定的計劃,越軍北上,沿著當年吳軍北上的路線挺進中原。
中原震恐,因為吳軍的實力大家見過,如今越軍比吳軍還要強橫,誰能抵擋?
越軍挺進到了宋國的彭城,不過,他們不是來打宋國的。
“要稱霸,就要顯示武力;顯示武力,是為了不動用武力。”這是范蠡告訴勾踐的,他們都對稱霸感興趣。
早在一年前,范蠡就已經派人去了魯國,越國人和吳國人一樣,認定魯國的地位最適合作為召集人,與魯國修好是稱霸的條件之一。
魯國人當然願意當這個召集人。
所以,當越軍北上的時候,魯國的使節已經出發,召集全世界諸侯到彭城參加盟會。
諸侯們去了嗎?誰敢不去?
於是,彭城大會,晉國、楚國、齊國、宋國、鄭國等國家全部參加。盟會上沒有任何爭議,大家一致推舉越王勾踐為盟主。勾踐採納了范蠡的建議,同樣邀請王室代表出席,宣佈向周朝王室進貢,自稱越公而不是越王。周元王任命勾踐為伯,賜了一塊祭祀用的肉。
現在,從法理上、實力上,越王勾踐都是盟主。
越王勾踐,春秋第五霸,名正言順的春秋第五霸。這一年,是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
所以,春秋五霸應該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晉悼公、越王勾踐。
當上了盟主,勾踐決定給小弟們發紅包了。
淮上的那塊地原本是楚國和吳國爭奪了許多年的,後來一直在吳國控制之下,現在,越王勾踐無條件給了楚國人。
吳國還從宋國手裡搶了不少地盤,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