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異志,就進獻了一個著名的刺客專諸給公子光。公子光趁吳王僚出兵伐楚,國內空虛的時候,宴請吳王僚。席間公子光藉故離席,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腹中,端到吳王僚面前,刺死了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左右殺死。公子光趁機派伏兵殺盡吳王僚的隨從,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
此時,楚平王已死,楚昭王即位。伍子胥率吳兵攻入楚國都城,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這就是著名的“鞭屍”的來歷。
伍子胥報了殺父兄之仇,了卻了一生最大的心願,一心一意地輔佐吳王闔閭,吳國的國力逐漸壯大起來,雄霸一方。
其後吳越爭霸,伍子胥輔佐吳王闔廬伐越,闔廬被越軍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囑兒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後夫差大敗越王勾踐,勾踐攜妻赴吳國為人質。大臣文種和范蠡設計賄賂吳國的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面前構陷伍子胥,並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踐。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最終於公元前473年伐吳,徹底滅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而死,自殺的時候蒙著面孔,說:我沒有臉去見伍子胥啊—此前數年,夫差聽信伯嚭的讒言,“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這又是一個著名的故事。不知為什麼,古人的行為中總是蘊含著一種極端的美感—子胥大笑曰:“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伍子胥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來,置吳東門上,幸災樂禍地觀看越兵的入城式。至今蘇州尚存胥門。伍子胥的臨終遺願大大激怒了夫差,“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乃使取申胥之屍,盛以鴟夷,而投之於江。”(《國語·吳語》)申胥即伍子胥。鴟夷,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夫差把伍子胥裝進“鴟夷”,壓上石頭,投到江裡,讓他永遠浮不上來,作為對伍子胥臨終遺願的報復。沒想到伍子胥一言成讖,夫差被勾踐生擒,不能忍辱,遂蒙面而死。
伍子胥死時,是公元前484年左右,比屈原死年(約公元前278年)早了二百多年。“吳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史記·伍子胥列傳》)民間傳說伍子胥被投江的這一天即為農曆五月五日。《荊楚歲時記》載:“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則明確載明東吳之俗,端午是紀念伍子胥而非屈原。
伍子胥之後二百餘年,屈原幾乎重複了伍子胥的命運。
【放逐】兩個人的端午(2)
屈原名平,時任楚懷王的左徒。《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了屈原第一次被放逐的經歷:
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屈原博聞強志,既能治亂,與楚懷王商議國事,發號施令;又辭令嫻熟,接待賓客,應對諸侯,井井有條,楚懷王非常信任他。上官大夫嫉妒屈原,向楚懷王進讒言說:“大王讓屈原發令,大家都知道,每一令出,屈原都自居為自己的功勞,以為非他不能為,哪裡把大王您放在眼裡。”楚懷王大怒,不僅疏遠了屈原,而且把屈原放逐到國都之外。屈原痛恨楚懷王偏聽偏信,受讒言的矇蔽,容不下自己這個方正之人,日夜憂愁幽思,寫下了長達375句,2500字的抒情長詩《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慨嘆,響徹了兩千年中國文學史。
其後,日益偃蹇的國事已與屈原無關。楚懷王輕信了秦國的邀請,前往秦國,在拒絕了秦國要求割地的脅迫之後,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屈原在放逐期間,仍然眷戀故國,心繫懷王,幾年間寫下了大量詩篇,希望懷王終有所悟,重新把自己招回身邊。這些詩篇傳到了令尹子蘭耳中,子蘭大怒,指使上官大夫又向頃襄王進讒言,頃襄王“怒而遷之”,再一次放逐屈原。這一次把屈原放逐到了更遠的江南。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詳細記載了屈原之死: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