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理賠稽核上,則多采用有經驗的老人,補足新人在面對騙保時經驗不足的缺陷,從而達到穩健經營的目的。
把資金和風險管理的權力上收,是避免公司經營出現大波動的主要手段。在快速布點背後,強化風險管理是陽光保險公司發展的核心要素。對於永續經營來說,有了志在長遠的核心管理層,同時實現風險控制,可變的因素就不多了。對員工的文化培訓,就是接下來的一個核心要素了。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陽光模式(一)(6)
第七章陽光模式(一):勇敢者的探索遊戲。
。。。。。。。。。。。。。。。。。。。。。。。
。
。。。。。。。。。。。。。。。。。。。。。。。
在集權總部管理的模式中,陽光保險的特色還在於企業文化培訓體系。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會長鬍平說過,在市場經濟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是經濟規律;同時還有另一隻看不見的手,那就是企業文化。因此,誰擁有了優秀的企業文化,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卓越成長。
對不同專業、不同崗位上的員工隊伍加以培訓,注入企業文化,影響人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是企業文化形成的主要渠道。因此陽光的培訓,首先是企業文化的培訓。
陽光保險的文化在其早期就已經形成,但由誰來推廣?美國關於這方面的學者巴薩德說:“雖然企業文化是非正式的,但是高階經理們有力量塑造企業文化。因此高層管理者非常關鍵。”在陽光保險,首任首席講師由集團副董事長兼副總裁張延苓擔綱。自2005年9月來,陽光產險每設立一個機構,張延苓都要前往講授《陽光之道》;2007年,陽光保險集團化後,旗下擁有了產險、壽險兩家子公司,對於陽光人壽各分支機構的宣講工作,壽險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裁寧首波承擔了該項重任。
在企業文化的傳承方面,陽光保險是不考慮速度的。在最講究速度的分支機構鋪設過程中,公司管理層提出在當地監管局驗收過後,總部還要對該機構實行“文化驗收”,只有“文化驗收”合格後才能開業。當時任產險重慶分公司的總經理金小華提出反對意見時,張維功這樣告訴她:“如果你想建造一條船,不要只是號召人們去搬木頭、分工或發號施令,而應該讓他們對廣闊無垠的大海充滿無限的幻想。”
這正是企業文化的要點。美國斯坦福大學查爾斯·奧雷理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機構文化是由兩個層面組成的。一個是價值觀的強度,另一個是價值觀的具體化,或者說是價值觀在機構內的傳播是否廣泛。
如果一家公司的價值觀很強烈且具體化程度很高,那麼這家公司就會陽光基業。
。。。。。。。。。。。。。。。。。。。。。。。
擁有強勢的企業文化。
對於其他新開設的機構,沒有任何同業公司在監管部門驗收以後還要再次驗收。半信半疑的金小華參加了3天的全封閉集中培訓,學習了《陽光之道》,深刻感受到總部對文化建設的要求“動了真格”:每一個員工對“是否忠實於公司的夢想”這個命題做出承諾時,都要詳細地提出創新的做法,並且這些還要儲存到員工的學習檔案中。
“陽光文化原來是這樣容易融化於員工的內心,而且能成為他們工作的巨大熱情。”金小華領略了陽光文化的力量。
這正是陽光保險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後帶來的必然結果。
不一樣的陽光味道“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是伴隨著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的出版而讓管理者熟知的一個新概念。“它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甚至影象、印象。”它是一種習慣的、定式的思維模式,往往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們的思想中。人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為的影響。然而,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將使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從某個固定的角度去認識和思考發生的問題,並用習慣的方式予以解決。 txt小說上傳分享
陽光模式(一)(7)
在西方已經成形的大公司中,人們很容易發現的一個特點是,同一公司的僱員,由於公司文化的相同而有著相似的心智模式,他們很容易就某一問題達成一致的看法。因此公司有著很融洽的工作關係,效率也相當之高。
而在國內,當下多元化的社會價值取向決定了公司文化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