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但其二十萬部隊,抵擋不住奉軍的銳利攻勢,有人說,當時戴狗皮帽子的如入無人之境,一點也不過份,一個月後,張作霖利用直系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與吳佩孚的矛盾,收買馮玉祥倒戈,吳佩孚腹背受敵,軍心大亂,只帶兩千餘人南逃,十一月三日,張作霖進入北京,表面推舉段琪瑞任*臨時政府臨時執政,其實是張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
也就在這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管轄的範圍,不但由東北擴充套件到華北,還進軍中原,觸及東南,其手下張宗昌任山東督軍,姜登選任安徽督軍,楊宇霆任江蘇督軍。可以說,這是奉軍最鼎盛時期。
但此時,早已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日本,因張作霖未能執行一九一五年日本與袁世凱簽定的賣國“二十一條”條約中,所謂“有關南滿、東蒙古農工業的中日新約”部分,幾次向張作霖施壓,張作霖都未屈服。現見張作霖虎踞北京,頭大尾長,便威逼張作霖撤出關內,妄圖日後把“滿蒙”從中國肢解出去。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曾威脅張作霖:若不早日退回東北,將來奉軍兵敗如經過山海關,日軍須將其繳械。
張作霖氣得大罵:“小日本子沒安好心,想趁機要挾我,我豁出我這個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賣國家利益,讓人家罵我賣國,讓兒孫後輩也跟著捱罵,他日本人想出兵,我姓張的等著他好了。”
日本人早就對張作霖隱有殺心,時刻在尋找機會。
一九二八年,國民政府領導的北伐軍,勢如破竹,直逼京津,奉軍節節敗退,張作霖在北京的政權,岌岌可危,為儲存實力,張作霖向國民政府通電求和,並決意放棄北京,返回東北老家。日本人趁人之危,向張作霖提出,出兵山東,對抗北伐軍,如此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