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宅一族的即時網路時代

人們之間的電話聯絡大部分已經被簡訊息和網路上的即時通訊逐漸取代,這也是時代發展的一種趨勢,當然,這樣的溝通方式是便捷有效的。若是時間寬裕,還可以傳送電子郵件,慢慢等待對方的回覆。

這些新型的交流工具在剛出現的時候,只是被人們當做閒暇時的休閒娛樂,但隨著這些工具的普及和完善,它們漸漸佔據了通訊領域的主導地位。甚至有人認為NQ(網路智慧)比IQ(智力商數)和EQ(情緒智商)更為重要,是自我開發的主要要素。

當你有事想要和鄰居進行溝通的時候,如果在以前,你也許會走過去禮貌地敲幾下門,然後當面把事情解決。但是現在,你還會這麼做嗎?你是否更願意撥個電話或傳送一份郵件?相較之下,我似乎能隱約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的遺失,當然,就此便妄下定論未免有些草率。那麼我現在關掉手機,把即時通訊的狀態設為“離開”,在沒有外部干擾的情況下好好地進行一番思考。

隨著不同領域的人們越來越頻繁的相互交涉,每個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有必要以更完美的形式展現出來。若是有充分的準備,即便是泛泛之輩,也能夠左右逢源、應付自如。而那些習慣於剛愎自用、不同流俗的特立獨行者,則很難在當今社會中找到立足之地。如電影演員凱文·貝肯(Kevin Bacon)所詮釋的六階段理論,所有人都被聚攏在一張交織細密的巨網中,每個人的生活都在時時刻刻相互作用著。

韓國科學技術學院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韓國的人際網路已經不能再用六階段理論來定義了,僅僅階段就都能將兩個完全陌生的人聯絡到一起。那麼,假如是生活在一個城市中的兩個年齡相仿的人,實際上只需透過兩個人的媒介,便可形成一種聯絡。因此,人們在初次見面時,相互之間的寒暄通常以曾經就讀的學校、家庭住址、熟知的朋友為話題,這不會讓雙方覺得是對私生活的侵犯,而是在尋找兩個人之間的紐帶。

置身於城市之中,人與人之間潛在的緊密聯絡是我們無法擺脫的。就是因為受到這種交織錯落的關係網的影響,人們便對歸屬於自己的那點權利與地位,表現出一種特別的謹慎和重視,就如同早高峰時地鐵車廂裡每個人對容身空間的寸土力爭。

我有一種習慣,就是在給別人打電話之前願意先發一條資訊,瞭解一下對方目前是否忙碌。但有些時候,對方只是在MSN上回復我一條“忙”,或乾脆對我置之不理。雖然對方或許真的處於忙碌的狀態,但這樣冷冰冰的回應還是讓人心裡不太舒服。

後來我也逐漸地習慣了將MSN的狀態設定成“忙碌”或者是“離線”,當然,這並不是說我一直都保持在忙得不可開交的狀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種自我防備的手段,是對不可預知的外界活動的一種逃避。

在對自我領域進行保衛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明白,其他人也是懷著同樣的態度。與現實生活相比,在網路上,人們這種訴求是同樣嚴肅認真的,並且,它能夠以更加隱秘的方式來掩蓋自我的消極態度。有人會覺得網路空間較之現實生活更具有安全感,且更容易讓自己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讚許,這也許是對現實生活中越來越淡漠的人際關係的一種放棄,也是對自我價值觀念模糊的一種妥協。但當網路中那些複雜的組成內容架構成虛擬的符號和影象並映入你的眼簾時,你患得患失的弱點又會在自負的心理壓力下暴露無遺,從而在某個預料之外的環節上摧毀你自我矇蔽的脆弱壁壘。

對於男友無情的拋棄,她選擇了漫長的等待,這就是她為自己所尋找的良方。她沒有勇氣主動去找前男友確認對方的想法,也沒有膽量對對方的背叛還以制裁。她只是在模稜兩可的虛幻空間中舔食著自己的傷口。

每個人都有可能會受傷,越是被親近的人所傷,其傷口越難癒合。正因畏懼著這種傷害,越是親密的人反而越是會為對方著想。

不能同步的溝通或許很安全,但是效率比較低,也容易產生一些副作用。交流的資訊量越是增加,下決定所需要的時間反而越長。

另外,非同步的溝通主要是以文字為主,所以不能如聲音、表情一樣讓人感覺到豐富的情感。為了彌補這種不足,不得不使用一些表情符號,或囉囉嗦嗦地寫上一大堆話,偶爾開一些玩笑,卻很難達到如聽到聲音就可以體會的那種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儘管如此,離不開文字的新時代的到來,已是不可避免的現實。

用文字交流的青少年們,現在很難想象沒有手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