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消了,隧請求中華帝國海軍前來助陣。
神武二十年三月,中華帝國皇家海軍艦隊司令部從本土艦隊、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抽調新式戰艦和精銳海軍部隊支援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
截止神武二十年年底,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擁有頭等天穹級戰列艦十艘、龍捲風級二等戰列艦二十艘、北雲級四等戰列艦三十艘,其他巡航艦、護衛艦不下百餘艘,駐防塞得港。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大西洋艦隊擁有頭等天穹級戰列艦十艘,翔鷹級鋼殼戰列艦十艘,海獅級三等戰列艦二十艘,巡航艦、護衛艦七十餘艘。駐紮在英國朴茨茅斯軍港,以及對面的中屬紐波特島軍港。
為了威懾荷蘭海軍,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同英國皇家海軍經常進行聯合演習,在北海、在英吉利海峽,甚至在距離荷蘭共和國的家門口的哈德爾海域進行射擊演練,火藥味已經相當濃厚了。
荷蘭海軍在主力戰艦數量上顯然不及中華帝國和英國聯合艦隊的主力艦數量,但是荷蘭擁有無可比擬的龐大巡航艦和護衛艦數量優勢。在荷蘭附近海域,水深普遍較淺,不適合大型戰艦交戰。這樣一來,只要荷蘭海軍控制住交戰海域,就可以做到不敗之地。
中華帝國政府的真正目的雖然是消滅荷蘭海軍,但是也本著趁機耗盡英國海軍的戰略目的。同樣,英國海軍亦有著自己的算盤,那就是讓中華帝國海軍同荷蘭海軍死磕,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果,那樣一來,英國海軍便可以接替中荷兩國海軍主宰歐洲了。
因此,中英聯合艦隊在指揮權問題上始終存在分歧。英國皇家好海軍拒絕將指揮權交給中華帝國皇家海軍指揮,要求雙方各自統帥為戰。雙方都想著消耗對方,隧聯合艦隊成為1+1小於2的態勢。A!~!
┏━━━━━━━━━━━━━━━━━━━━━━━━━┓
┃∷書∷書∷網∷∷∷∷∷∷∷∷∷∷∷∷∷∷∷∷∷∷∷┃
┃∷∷∷∷∷∷∷∷∷∷∷∷∷∷∷∷∷∷∷∷∷∷∷∷∷┃
┃∷W∷W∷W.S∷H∷U∷S∷H∷U∷W.C∷N∷┃
┃∷∷∷∷∷∷∷∷∷∷∷∷∷∷∷∷∷∷∷∷∷∷∷∷∷┃
┗━━━━━━━━━━━━━━━━━━━━━━━━━┛
第446章對歐政策之乾打雷不下雨
第446章對歐政策之乾打雷不下雨
神武二十年七月十五號,即西元1650年8月16日,這一天對於歐洲未來半個世紀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令整個歐洲各國無法忘懷。
在這一天裡,中華帝國遠征軍參謀本部成立,駐地在英國大不列顛島朴茨茅斯軍港對面的中屬懷特島特別行政區懷特軍事基地內。
中華帝國遠征軍參謀本部擁有強大的權利,神武大帝鄧浩楠特別批准了內閣提交的戰爭延遲特別處理法案。該法案起初是由中華帝國各個海外殖民地提交的,關於授權中華帝國各個殖民地當局處理突發國際事務爭端問題的權利。
由於中華帝國廣闊的殖民地遍佈全世界各地,殖民地政府同外國發生爭端必須向中華帝國中央政府,即皇帝和內閣彙報並批准。由於很多殖民地距離本土遙遠,一封奏摺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送交到北京。如果中間途中耽擱、內閣拖延、上下議院爭論不休、皇帝拿不定主意等發生的話,奏摺正式批准下來便要等上一年半載了,再送回殖民地當局,這期間耽誤的時間最長長達兩年半時間。
對此,很多殖民地當局在處理問題的效率上面顯得相當的龜速,很多小問題因為拖延變成了大問題。尤其是殖民地當局同周邊外國殖民者發生矛盾時,因為殖民地沒有外交處理權利,等到中央政府批准下來黃瓜菜都涼了。
因此,經過內閣的討論之後,最終模仿英國和荷蘭政府那種處理方式,將一部分權利下放給殖民地當局,即頒發特許狀,允許殖民地當局有權利宣戰、停戰、締約等。但是帝國內閣為了防止殖民地當局脫離中央政府的控制,頒發的特許狀都是有年限的,並且跟殖民地總督的任期相掛鉤。每一屆殖民地總督都有申請特許狀的權利,但是特許狀的年限跟該總督的政績和對朝廷的忠誠度相掛鉤。忠誠度高的特許狀的期限將跟著他的任期走,忠誠度一般的將會逐級減少。這樣一來,有年限限制的特許狀制約了殖民地總督的權利膨脹,對中華帝國長期控制殖民地起到了鞏固作用。
殖民地獲得了特許狀,相應的國際爭端亦多了起來。中華帝國的強大直接影響殖民地總督的對外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