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少痛苦。
追求完美會束縛你的思維
人們總是習慣於追求完美。父母是對的,老師是對的,老闆也是對的。似乎重要的不是事實真相,而是權威的聲音。夫妻們也總是為誰對誰錯而爭論不休。
政黨們的一貫做法也是不允許自己犯錯誤。一個政黨什麼時候贊同過其他政黨的意見呢?想象一下如果雙方能夠把用來爭吵的精力都放在解決問題上,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觀。更為糟糕的是,追求完美還成為了學習和理解的障礙。它妨礙我們繼續進步,因為進步就意味著要改變自己的想法,糾正自己的錯誤。
如果你追求完美,那麼你就把自己困在一個小圈子中。一旦你開始允許自己犯錯誤,你就會感覺自己像是遨遊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視線豁然開朗。
定見7 利益面前人們不會抵制變革(1)
Liberté; Egalité; Fraternité ou la mort!
Réglage; égalisation; Bureaucratie ce la mort!
自由、平等、博愛或者是死亡!
標準、官僚就是死亡!
“歐盟憲法是完美的,雖然可能比美國憲法要略遜一籌,”2005年4月20日,法國前總統、歐盟憲法之父瓦勒裡?季斯卡?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如是說。
隨後的5月29日,法國人民首先對歐盟憲法說“不”。法國人和隨後的荷蘭人都沒有發現這部由政治精英們所撰寫並且為政治精英們所撰寫的憲法對自己有什麼好處,800頁的規章和原來的一些條約協議讓普通人難以理解。而“略勝一籌”的美國憲法只有12頁,只規定了總的原則,十分通俗易懂。法國和荷蘭對歐盟憲法的否決在整個歐洲引起了連鎖反應,其他許多國家都因此推遲了全民公決。雖然這對於憲法的支持者來說不啻為一場災難,但是對歐盟的25個成員國人民來說卻是一個好機會,大家可以趁此機會對它進行修改,使之成為一部可以為全體成員國服務的憲法。
自此之後,歐盟憲法一直進展緩慢。許多人都在討論批准它的必要性,而認為應該對它進行修改的聲音卻相對微弱。但是,除非對它進行修改並且使之顯現出為各國人民所帶來的利益(當然,是否真的能夠帶來好處還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大家對它的抵制才會消除。歐盟正面臨著應對人民正當要求的挑戰,比如制定一部合理的憲法、使大家理解一些必要的經濟措施,如減少昂貴的福利專案等。這對歐盟來說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它到現在也沒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未來的方向。
四十多年前,當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剛剛起步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有一天自己將會居住在歐洲,我是不會相信的。那時我正在去亞洲的路上,打算在泰國住一年。那是1967年,我還在IBM工作,那時我第一次深切地體會到只有首先使人們瞭解改革能夠帶來的利益,改革才會受到他們的歡迎。當時我要在泰國開展一個專案,幫助東北部地區加快農業發展。我們極力想說服農民種植三分之一的稻子,並且在稻子中間種植其他莊稼。但是他們卻抵制這一做法。我們後來發現,他們之所以會抵制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他們知道基礎設施是無法供應多餘的糧食生產的。在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他們立刻十分樂意地接受了新的種植方式並且享受了由此帶來的收入增長。
自此之後,每年我都會去幾次亞洲,並且發現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只要確信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就會不遺餘力地抓住機會,適應任何變化,我經常被他們的這種活力深深打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中國人都離開了自己的祖國,海外華人也成為國際上一支重要的經濟力量。現在當他們看到了祖國的巨大商機後,他們又重新回來了。海外華人給中國帶來了經濟、知識方面的支援和商業上的活力,而中國國內數億的農村人口也在努力脫貧致富。在上海我們就認識了其中的兩個:李鳳和李闖(音譯)夫婦。
他們是在中國中部地區的一個小村莊長大的。李闖的父親是一位菜農,李闖從小時候就和父親在這塊祖祖輩輩耕作的農田裡辛苦勞作。後來他就娶了李鳳,然後似乎也要重複老一輩的生活。但是即使在這個偏遠的小村莊裡,人們也聽說了大城市中的工作機會。因此,李闖開始考慮,如果自己收入能夠好一點,就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贍養自己的父母,最終改善全家人的生活。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