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寫在前面——《北斗星》:一部草根的圖騰

《聖經•新約全書》中《馬太福音》第25章有這樣一個寓言:

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

然後,這人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在這裡。”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奴才,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莫頓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精英與草根的生存壓力,向他們的社會地位一樣,天壤之別。

我們似乎已經進入以錢論英雄的時代:以前那個時期,會把人們按財產多少來劃分貧、下、中農,現在流行的,是草根與精英的落差。

誰是草根,誰是精英?是那兩個成功的奴才可算精英,還是那一個沒有商業頭腦的奴才甘於貧窮的草根?

中國5000年的歷史,是一部精英史,還是一部草根史?

中國的老百姓,是頑強如野草,還是苦難似浮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還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永遠都是任人宰割、沉默的羔羊?是自己創造了生活,還是像螻蟻一樣,在生與死之間被生活所選擇?

我們所在的地球,從來都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最底層的草根們,為了活命,何其艱辛?

草根化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是草根?什麼是草根性?什麼是草根化?什麼是草根文化?

中文沒有專門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並沒有這個詞條的解釋,但總算是找到了比較滿意的解釋。

草根(grass roots)一說,始於19世紀美國,彼時美國正浸於掏金狂潮,當時盛傳,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蘊藏著黃金。後來“草根”一說引入社會學領域,“草根”就被賦予了“基層民眾”的內涵。

有人認為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同政府或決策者相對的勢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

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辭典》把grass roots單列為一個詞條,釋義是:

① 群眾的,基層的;

② 鄉村地區的;

③ 基礎的;根本的。

所以“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眾化等等,但從各種文章來看,實際應用中的“草根化”的含義遠比以上的解釋來得豐富。

草根應該有兩個特點:

一,頑強。應該是代表一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力;

二,廣泛。遍佈每一個角落。

近來文化研究,學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說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野草是陽光、水和土壤共同創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無羈,但卻生生息息,綿綿不絕;野草永遠不會長成參天大樹,但野草卻因植根於大地而獲得永生。

野草賦有民眾精神,它甚至於帶著頑固的人性弱點,草根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立性。

草根文化(grass…rooted culture),是相對於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