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你退了,接替你的人比你差,辦不成這件事,負責任的人就是你!” 王錫爵沉默了,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計劃蘊含著極大的風險,但他仍然不打算改正這
個錯誤。因為在這個計劃裡,還有昀後一道保險。 李騰芳走了,王錫爵沒有鬆口,此後的十幾天裡,跑來吵架的人就沒斷過。但王大人心
裡有譜,打死也不說,直到王就學上門的那一天。 王就學是王錫爵的門生,自己人當然不用客氣,一進老師家門就哭,邊哭還邊說: “這件事情(三王並封)大家都說是老師乾的,如此下去,恐怕老師有滅門之禍啊! ” 王錫爵卻笑了: “你放心吧,那都是外人亂說的。我的真實打算,都透過密奏交給了皇上,即使皇長子
將來登基,看到這些文書,也能明白我的心意。” 這就是王先生的保險,然而王就學沒有笑,只說了一句話: “老師,別人是不會體諒您的!一旦出了事,會追悔莫及啊! ” 王錫爵打了個寒戰,他終於發現,自己的思維中,有一個不可饒恕的漏洞: 如果將來冊立失敗,皇三子登基,看到了自己擁立長子的密奏,必然會收拾掉自己。 而如果皇長子登基,即使他知道密奏,也未必肯替自己出頭。因為長子登基,本來就是
理所當然,犯不著感謝誰,到時,三王並封的黑鍋只有他自己背。 所以結論是:無論誰勝利,他都將失敗! '1325' 明知是賠本的生意,還要做的人,叫做傻子。王錫爵不是傻子,自然不做。萬曆二十一
年二月,他專程拜見了萬曆,只提出了一個要求:撤回三王並封。 這下萬曆就不幹了,好不容易把你拉上船,現在你要洗手不幹,留下我一個人背黑鍋,
怎麼夠意思? “你要收回此議,即無異於認錯,如果你認錯,我怎麼辦?我是皇帝,怎能被臣下挾持?” 話說得倒輕巧,可惜王大人不上當:你是皇帝,即使不認錯,大家也不能把你怎麼樣,
我是大臣,再跟著淌混水,沒準祖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