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吵,唯恐落後於人。
眼見群眾如此配合,萬曆自然也不客氣,立刻剝奪了張居正的太師等一切職務,並撤銷了他“文忠”的諡號。之後不久他更進一步,抄了張先生的家。
之所以搞抄家,原因只有兩個,憤怒,以及貪婪。
在萬曆小時候,張居正經常對他提出一個要求——勤儉。每年過年的時候,萬曆想多擺幾桌酒席,張居正告訴他,國家很困難,應該節儉,萬曆表示同意,皇帝進出場合多,萬曆想多搞點儀仗,顯顯威風,張居正告訴他,這些把戲只會浪費國家資源,搞不得,萬曆表示同意。
在張居正死前,無論萬曆對他有何不滿,也就是個工作問題,然而隨著檢舉揭發的進一步進行,皇帝大人驚奇地發現,原來張先生的日子過得很闊,不但好吃好喝,而且出門闊氣無比,還有頂三十二個人抬的轎子。
讓我省吃儉用,你自己過舒坦日子?還反了你了!
'1149'
而在憤怒之後,就是貪婪了,畢竟皇帝陛下也要用錢,被卡了這麼多年,不發洩實在對不起自己,抄家既能出氣,又能順便撈一把,何樂而不抄?
萬曆十一年(1583)四月,抄家正式開始。
其實說起來抄家也沒啥,抄家的人家多了去了。倒黴了就抄家,抄完拉倒,今天你抄我,明天我抄你,世道無常,習慣了就好。
但是張家的這次抄家,卻並非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慘劇,是慘無人道的人間地獄。
四月底,司法部副部長丘橓由北京出發,前往張居正老家荊州抄家。本來也沒什麼,人到了就抄好了,可是破鼓總有萬人捶,對廣大官員們而言,看見人家落井,不丟一塊石頭下去,實在是件太難的事情。
原先畢恭畢敬的地方官聽說張居正倒了臺,為了在抄家中爭取一個好的表現,竟然提前封住了張家的門,不準人轉移財物。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