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包括東歐集團與中國。
文主義者和孤立主義者妥協的一面,如果西方能夠在斯大林剛死時利用蘇聯
政治的混亂,執行一項像杜魯門時代那樣強硬、甚至更加強有力的政策,今
天的形勢就會完全改觀。
阿登納還會見了美國最大的工會代表喬治·米尼和洛夫斯通。他們告訴
阿登納,美國現在正是選舉年,執政的現政府正力圖繪製一幅吉祥圖,這是
相當自然的。也許艾森豪威爾本人也感到目前的和平不是一種鞏固的和平,
但艾森豪威爾必須給公眾一個和平與繁榮的世界。所以在美國現在似乎顯現
出危險的政治軟化傾向,但是美國公眾對這種危險看得很清楚,美國人的政
治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美國不可能再執行孤立
主義、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自由機會正在受到蘇聯擴張主義的威脅。總
的說來美國人對歐洲、對德國是關心的,而且是抱著積極的態度。這番談話
使阿登納對美國公眾輿論稍感到放心。
除了對艾森豪威爾總統有關中立地位的談話感到不太愉快外,阿登納的
美國之行總體來說大有收穫,對美國大選的擔心和對美國公眾的擔心基本解
除,他也在美國找到了眾多的支持者。美國人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歡迎這位新
德國的總理,並對他表示了極大的友好,輿論界稱阿登納”使德美關係發展
至和諧之最”。
但是,這一切並不是德美關係一如既往的真正保證,美國方面既沒有承
諾將堅持德國問題、歐洲安全問題和裁軍問題必須一起解決、或是德國問題
優先解決的立場,也沒有再提德國分裂與統一。希望美國給予的保證落空,
自然更談不上透過美國來統一英法的觀點。在華盛頓,阿登納帶去了聯邦議
院3 月6 日剛透過的基本法中有關第二次防禦補充條款和初讀的義務兵役
法,他向杜勒斯和艾森豪威爾都作出了聯邦德國將履行它對北大西洋公約組
織所承擔義務的保證,但是除了杜勒斯告訴他美國政府正在努力使國防預算
適應已經變化了的軍事情況外,美國人並沒有向他透露美國政府進一步的打
算,反倒是有不少跡象表明德美之間在利益方面的差距在拉大。
這種分歧僅在阿登納回去一個月之後就公開了出來。
裂痕
鞏固西方是當務之急。
——《阿登納回憶錄》(三)
1956 年7 月13 日,阿登納在紹姆堡宮接見了前來聯邦共和國訪問的印
度共和國總理尼赫魯。正是在這一天,《紐約時報》公佈了一份由美國參謀
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阿瑟·雷福德將軍簽署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將
美國防務政策中討論了多年的實行以核武器為威懾核心的“大規模報復”戰
略,變成了一項即將逐步實現的具體計劃,這項新計劃中對聯邦德國和歐洲
最關鍵的一點是,雷福德主張為了集中力量發展核武器,美國將要削減八十
萬常規武裝部隊(其中陸軍四十五萬人)。此計劃一公佈,立即引起了波恩
和整個歐洲“觸電般的震驚”,尤其是對阿登納。因為巴黎協定簽署前,美
國曾作出保證,它將無限期地為歐洲大陸上的北約武裝提供相應份額。現在
美國在巴黎協定批准後一年就改弦易轍,不論是物質上,還是政治上,都將
使聯邦德國在組建巴黎協定所規定的十二個德國師時遇到相當大的阻力,不
能不讓德國人有被拋棄的感覺。
當然,阿登納並不是一個黷武主義者,但他對軍事決定的政治含義特別
敏感。他不能不立即對雷福德計劃作出相應反應。
7 月21 日,夏休季節剛一開始,進入休眠狀態的聯邦政府機構就被阿登
納在紹姆堡宮召集的一次閃電式的會議所驚動。應召出席這次會議的有波恩
駐華盛頓大使海因茨·克雷克勒、駐倫敦大使漢斯·馮·赫爾瓦特、駐巴黎
大使福爾拉特·馮·馬爾查恩、駐羅馬大使克萊門斯·馮·勃倫塔諾,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