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簽訂,使西歐一體化的重大步驟得以完成呢,還是迎合蘇聯以及本國反對
派的意願,爭取一箇中立化的德國統一的前景?這是不是一次真正的實現德
國統一的機會?——阿登納總理面臨著一次重大的政治抉擇。
蘇聯的攻勢在西方國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止是德國社會民主
黨,部分英國工黨和法國社會黨人也有類似想法。尤其是在法國,蘇聯照會
中關於召開一次四國會議的提議得到了積極響應。1952 年6 月11 日,法國
政府發表了一項公告,這項公告使法國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更加活躍起來。
公告表示:
“法國政府歡迎四國會談,但此種會談只限於對兩
個德國(東德和西德)的統一直接有關的內容明確的問
題。在這些問題的決定,應由有關四國全體作出。在目前
談判階段,尚不能提供關於這一問題的明確內容。”
英國人的態度也很有意思。6 月10 日,當工黨議員諾埃爾·貝克提出質
問,說四國會議是否比繼續交換照會能更快地弄清俄國人的意圖時,艾登說:
“我並不排除這樣的想法。”
只有美國人態度強硬,美國人至始至終認為在這一時刻舉行四國會談是
不適宜的。艾奇遜堅信,同蘇聯可能進行的談判還不會有什麼用處,他努力
設法對法、英兩國政府及社會輿論施加影響,以便最後作出明確的決定。
在這個時候,阿登納堅定不移地表現了對美國一邊倒的外交立場。他不
遺餘力地駁斥社會民主黨人有關響應蘇聯中立、非軍事化統一德國的觀點。
蘇聯第三次照會(即5 月24 日照會)的發出正好在5 月26 日、27 日德
國條約和歐洲防務集團條約簽定的前夕,公眾中就批准兩個條約是否意味著
德國東西兩部分無法統一的爭論十分激烈。阿登納全面反駁這種毫無意義的
判斷。他指出:二旦兩條約生效,聯邦德國將參加到歷史上最廣大的防務體
系中,能得到可以設想的最大安全,並且在政治上和戰略上,再也不是任人
擺佈的物件,並且成為合作共事者。這對於處於東西方兩大實力集團間鏖戰
地帶的德國來說,是透過和平途徑,消彌現有緊張局勢,實現在自由情況下
統一德國的最好選擇。
阿登納設法讓公眾明白,聯邦共和國沒有西方國家的支援就不可能存
在。他當時分析道,從政治觀點來看,德國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它處在歐
洲的中心,又無可保無虞的邊界。自從上一世紀70 年代以來,德國就在尋找
盟友。最初“鐵血宰相”俾斯麥想透過1872 年建立的德奧俄三皇同盟為自己
找到盟友和安全,但俾斯麥很快看出,單純地建立在君主制思想基礎上的同
盟不可能長期穩固。三皇同盟很快就破裂了,於是隨後形成了兩個同盟體系:
1882 年的德、奧匈、意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同盟。俄法聯盟早已存在,
後來在德爾卡塞的倡議下, 1900 年至1904 年成立了英法間的親密協約,
這一演變過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作好了準備。二戰後,歐洲又形成了
兩大實力集團的對抗,為了確保自由,聯邦德國比任何時候都要依靠同盟者,
在權力真空的遊離只會使德國像東歐一樣,失去自由,完全為蘇聯所控制,
只有西方防務體系才能確保歐洲和德國得到自由與和平。
另一個激烈爭論的問題是,聯邦德國加入歐洲防務集團條約組織,是否
會刺激蘇聯轉而發動進攻。阿登納指出,儘可能保持軟弱並不能阻止一個高
度武裝的極權國家進行侵略。近20 年來的歷史提供了兩個最好的例證:當希
特勒擴充軍備的時候,其他歐洲國家和美國方面最初毫無動靜。由於希特勒
知道這些國家軍事上軟弱無力,所以等到他自以為強大到足以很快贏得勝利
時,他就動手幹了起來。如果在希特勒開始擴充軍備時其他國家也加強防禦
力量,希特勒決不會膽敢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