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氐街9�N壯家艙伊艘桓齙狡牘�霾畹幕�幔�映��煙印K�揮惺逞裕��較蛑9���縷咐瘢��募�髏秸�⑽��蓿�聳幣丫�槍���589年,夏姬應該是四十六七了,巫臣成為她第八個相對固定的性伴侶。

為了夏姬而逃到晉國的巫臣與楚國結下了樑子。他又串通吳國叛楚,並親自赴吳國當吳軍的教官,指導駕車射箭、進攻防禦等軍事戰術。吳國於是不斷騷擾楚國,搞得楚莊王疲於奔命,叫苦不迭。最後,晉、楚在鄢(音“煙”)陵一戰,楚師大敗,楚莊王也受了傷,強大的楚軍一蹶不振,楚國也自此從全盛時期開始走下坡路。那個與楚莊王和巫臣爭風吃醋的楚將子反也在這次戰役中戰死。這一切,都是夏姬惹的禍。

夏姬與巫臣最後在晉國定居,晉國國君封巫臣為邢大夫。他們在晉國生了一個女兒,後來嫁給了大學者叔向;夏姬的這個女兒和叔向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但這個孩子一出生,哭聲就不祥,後來落得個滿門抄斬的結局。

《左傳》借夏姬的親家母—也就是叔向的媽媽,對夏姬蓋棺論定:“殺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國、兩卿矣……甚美必有甚惡!”這裡的“三夫”應該指夏姬的丈夫子蠻、御叔、巫臣,“一君”指夏姬的情人陳靈公,“一子”指夏姬的兒子夏徵舒,“一國”即陳國,“兩卿”為夏姬的傍家兒孔寧與儀行父。至於楚莊王、子反、襄老、黑要等人,還都沒算進去。

但不管怎樣,自從跟了巫臣以後,史書中再沒有關於夏姬的緋聞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女人引發的內亂(1)

這篇說的是另外一個靈公—齊靈公。

中國古代有嚴格的諡法,有點像現在追悼會上對死人的評價,是很大的事情。諡法初起時,本著對死人言好話的原則,一般都是優秀(“美諡”),最差也是稱職(“平諡”),沒有不稱職的(“惡諡”)。後來,發覺這種對死人的考評有弊端,不利於鼓勵他們活著的時候好好工作,於是增加了三六九等的評議辦法。一般來說,頌揚類的是上諡,用的都是如文、康類的好詞;同情類的是中諡,用詞是閔、哀等;批評類的是下諡,比如煬、靈等;至於譴責性的則是惡諡,比如厲、桀等。

按諡法規定,“靈”的意思是“好祭鬼神,亂而不損,不勤成名”。這話倒是挺適合齊靈公。

春秋時期諸侯國君的配偶,按《公羊傳》的說法,是“一娶九女”,就是娶一位妻子(被稱為夫人),搭配兩個陪嫁的媵,這三人各再搭配二位(音“侄”,侄女)或娣(音“弟”,妹妹),這些人可以稱妾也可以稱妻。有的諸侯配偶的數目還不止九人,比如齊桓公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嬴和蔡姬,如果再加上各自的配送,應該有二十七人之多了。所以,那時國君的日子過得既爽又累,這給後代研究者帶來的麻煩是,經常會搞混他們的關係。前文說過,這種媵和娣制有防備夫人沒有後代的作用,所以也不一定是一次娶進的。

齊靈公有多少老婆,我也沒搞清。據《左傳》記載,齊靈公娶的正妻是魯國女子(應該是魯侯宗室)叫顏懿姬,同時搭配進來的是她的侄女聲姬(也叫聲孟子)。但齊靈公的配偶還有仲姬和戎姬;仲姬可能就是媵,戎姬可能是媵的侄女或妹妹。

顏懿姬果然沒能生出兒子,作為備份的聲姬派上了用場,她養的大胖小子光,被立為太子。這意外之喜讓聲姬很是高興。但她沒想到,預備給她做備份的仲姬也生了一個小子,叫牙。這堆老婆中,最討齊靈公喜歡的是戎姬,所以仲姬覺得自己生了兒子也沒用,就把牙送給戎姬養活了。這一家子從此就亂了套。

戎姬受寵,就得寸進尺,想把自己代養的公子牙立為太子。齊靈公居然答應了。但牙的生母仲姬是個明白人,她認為如此廢立太子肯定要惹出大事,就對齊靈公說:“千萬使不得!不依法辦事會有麻煩的。現在全天下都知道光是太子,無故把他廢了,是讓各國出醜哇。觸犯各國,於我不利,您一定會後悔的。”

齊靈公很不高興聽這話,說:“這是我的事,不用你管!”終於還是把牙立為太子,將原太子光趕到齊國東部邊境的一個封邑。

自己逐漸失寵,兒子又失去了太子之位,聲姬感到了生活的絕望,索性破罐破摔。她顯然被當時的社會風氣帶壞了,也習慣於在老公之外再找一個或幾個男人。左丘明至少逮住了聲姬的一個情人,是齊國的大臣慶克:“齊慶克通於聲孟子,與婦人蒙衣乘輦而入於閎。”(《左傳·成公十七年》)

初讀此文,還以為是慶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