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的種種做法都被娥皇和女英告訴了堯,堯得知舜的德行後,更加讚賞,於是考驗他種種的能力,舜也毫不畏懼接受了諸多艱難的考驗,一次,堯帝讓舜進入山林川澤,考驗他的應變能力,雖遇暴風雷雨,然而舜憑著智慧與毅力,安然無恙的回來,他的勇敢鎮定,使堯帝堅定了舜的德能足以治理天下。
舜歷經種種考驗之後,堯帝並未馬上將王位傳給他,而是讓他處理政事二十年,代理攝政八年,二十八年之後才正式把王位傳給舜,當舜繼承帝位時並不感到特別的歡喜,反而傷感地說:“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歡我,我作為天子、帝王又有什麼用?”
他的這一片至德的孝行,瀝血丹心,莫不令聞者感同身受,而潸然淚下!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終於感化了他的父母,還有弟弟象,就在一家人閤家歡聚的時候,魔道的考驗也在無形之中過去了,至此人族度過了洪荒九道之中八道的考驗,僅剩最後的靈道考驗,一旦度過則人族便會成為天地主角,度不過則人族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部煙消雲散。
明白其中重要性的舜在治理人族的時候也不短為那最後一次考驗做著準備,而與此同時混沌之中,離世庭院之內噬天與華夏再次相聚,沒錯這一次是噬天與華夏的本尊出現於此,與他們同坐的還有神隱許多年的蒼天。
“融合外族、平定叛亂,執政能力以及平和心態……只剩下最後的萬眾一心了,時間過得真快呀!”華夏不禁感嘆道,噬天和蒼天也贊同的點了點頭,噬天感嘆的說道:“原本以為洪荒九道所謂的考驗僅僅只是考驗而已,卻沒想到竟然還有深層次的含義。”
正如噬天所說,洪荒九道的考驗表面上只是打純的考驗而已,但其實內中含義頗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洪荒九道的考驗明明有九次,但卻只有‘三皇’和‘五帝’這八尊皇帝之位呢?其真正的原因便在洪荒九道考驗的分段之中。
我們前面說過洪荒九道的考驗有‘三、三、三’和‘一、三、五’兩種分法,第一種我們暫且不提,我們現在說說第二種,第二種‘一、三、五’的分法之中,‘一’代表冥道考驗,也就是大賢者倉頡創造人文,而‘三’則代表天地人三道考驗,也分別對應天地人三皇,而‘五’便是代表剩餘的巫、妖、神、魔、靈武道考驗,對應的則是五帝。
其實這種分法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其實我們仔細看看就會發現洪荒九道的考驗其實包含了一個種族甚至是一個帝國從文明出現到建立萬世基業的全部過程,最先的‘一’代表的是文明的起源,這是一個種族能夠長存於世的基礎,沒有自己的文明和文字,即便強盛一時也終有一日會衰敗下去,而且永無再起之日,所以洪荒九道的考驗並非是以天道開始,而是以冥道開始。
有了自己的文明,種族便會發展壯大,並且在克服眾多困難之後漸漸的建立屬於自己種族的帝國,而這個階段的代表便是‘三’,從‘天皇’伏羲時期人族僅僅佔有足以生存的地盤,到‘地皇’烈山時期人族佔領整個洪荒東部,再到最後的‘人皇’軒轅時期人族佔領整個洪荒,這其實就是一個帝國崛起的過程。
而帝國崛起之後並不是能夠高枕無憂,相反還需要後人兢兢業業的治理朝政才行,正如那句‘守業更比創業難’所說,相較於打江山的人來說,坐江山的人反而會更加的辛苦,而這一點的體現則是‘五’,洪荒九道對於五帝的考驗說白了,其實就是考驗五位帝王身為守成之主的五個方面的能力。
融合外族、平定叛亂,執政能力、平和心態以及萬眾一心,這便是對於五帝的考驗,也是守成之主需要具備的五種能力,哪位王者具備這五種能力中的三種,那麼他就可能稱得上是一代明君,具備四種可以算是一代聖君,而具備五種那就足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
融合外族指的是當外族來投之時帝王能夠很好的接納他們,並不會因為他們是外族而在政策上有所歧視,要做到這一條除了能夠一視同仁之外,還需要能夠吸引外族來投的人格魅力,以及足夠的外交手段,其體現在洪荒九道考驗之中的便是顓頊將九黎巫人融入人族。
平定叛亂這一條從字面上就能夠明白,它指的是帝王平定叛亂的能力,這裡說的平定並不是打敗叛軍,如果僅僅是打敗叛軍那麼總有一日叛軍會捲土重來,所以這裡的平定指的是徹底解決叛亂的問題,無論是徹底剿滅叛軍還是收服叛軍都算成功,其體現在洪荒九道考驗之中的便是帝嚳平定犬戎部落叛亂,使其重歸人族。
執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