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是迴歸原點。本論主述的兩位作家都已經憑其之後的創作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想法的可實施性。至於偏執症人格形象的新式創作,自有待於後來者。筆者這裡提出的另一種可能卻是,一旦這類形象從創作史上徹底消滅,才算迎來了一個萬眾矚目的好的文學時代。

註釋:

①以下關於維特的論述俱出自(德)歌德著《少年維特的煩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②以下關於夏散舟的論述俱出自譚傑著《裂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5。

參考文獻:

'1'江達開。精神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學會。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3)。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3'(德)叔本華。叔本華論說文集——第五卷•悲觀論集。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