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這個陷阱……同樣的陷阱還有微積分,可以說,我是在上完大學後才認真閱讀微積分的,大學基礎課上,我們分兩個學期講完微積分,我是補考才透過的,當時我只把它當做考試硬付過去,並未真正想知道它在說什麼,但後來,直到我讀到的很多書中,都用到微積分來表達,我才發現,這一學說是一個很方便的描述工具,比如說到求導數的計算,當它只是被當作一些代數公式的變換時,它是枯燥的,但當我發現,當你描述一個變化率時,再也沒有比它更簡潔更清楚的描述了,那麼,人們就沒有理由不使用這個描述,如果用日常生活用語來說明,那麼估計磨破了嘴也說不清楚。

讀書這件事(2)

講到這裡,我是想提醒那些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的人們,以我的經歷來看,閱讀是很有效率的,而在閱讀中,一開始就要有一種不怕困難的心情,要知道,一種知識,當你不知道它是什麼的時候,就會覺得它不僅有些有神秘,還難得離譜兒,但當你知道它以後,你就永遠地知道了,它甚至會變得十分容易並且有時能夠為你所用,我覺得就是在糊里糊塗不知天高地厚的時候,才是閱讀的最好的時候,你可能以為費了一番力氣,是躍過了一個討厭的小山坡,返身才發現,那是一座巨大的山脈,可能你一生都無法越過它。

閱讀的樂趣就在這裡,它會讓你把不喜歡的東西變成喜歡的,把以前不知道的變成知道的,使你更加寬容,因為你接受了那麼多難以接受的東西,所以,對於你來講,難以接受的東西就變少了,這可使你領略到自由的感覺,想想看,拿起任何一本書都可以讀下去,連選也不用,那是多麼叫人開心啊,你不再挑,這是我想看的,那是我不想的,你也不再選,這本書我看不懂,那一本我能看懂,原則上,你什麼都可以看,你可以融化在任何一位作者的思維當中,而這一點,倒也像是你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一種權利,你可以任意進入一個聊局,去聽聽別人在說什麼……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很難的,但花二十塊買本書卻是很容易的,是不是?而且,你不必顧及禮貌,你可以躺著,也可以坐著,抽著煙,喝著水,放著音樂,總之,如果你把整個世界當成一本本的書的話,那麼你便可讓整個世界來講話,而你,願意怎麼聽就怎麼聽。

希爾伯特的23個數學問題

上午去逛街,就在中山路上及周圍的小巷子裡轉來轉去,這種街道很有味道,兩邊據說叫做棋樓,即那種在店鋪前面為行人搭出一條上有屋頂的人行道,店鋪種類繁多,與超級市場比,單個兒的店鋪裡賣的商品卻很少,往往是掛上二十種童裝便能開一個店,有的店鋪老闆就在自己的店門前支一張小桌子,坐在小椅子上喝功夫茶,還一點也不耽誤做生意,看著悠閒得很。

逛到一個臺灣書店,裡面賣繁體版的臺灣書,社科文藝類的多半標價23塊5,我買了一本,H G 威爾斯所做的《時間機器》,這是本科幻小說,前面居然用科普連環畫介紹了一下人類時間旅行的夢想,從旋轉黑洞講到蟲洞、負質量,書的印刷精美,紙的質量也很好,但科學類的書卻一點價也不減,完全是從新臺幣直接換算過業的,我忍不住也買了一本,是臺灣淡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胡守仁翻譯的《希爾伯特的23個數學問題》,95元,真夠貴的。

我個人的興趣之一,就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著人類對於自身及宇宙的各種觀念是如何形成、描述與發展的,其中最熱鬧的部分就是看這些理論如何相互竟爭,認為其中妙處無窮,從這個心境出發,我認為哲學觀念之爭,雖然好看,但卻沒有結果,沒有結果,在我看來,就像看電影總是讓你在中途停上,這不符合我的習慣,有點沒勁,宗教也一樣,一本《聖經》,引起多少爭執,並且那爭執的內容還是語言以外的,也就是說,人們用語言來爭執那些基本不用能語言表示的事物,真是叫人一頭霧水,宗教家之間也存在競爭,但那更像是一種基於道德上的競爭,但聖人與聖人比起來,在道德上往往都是完美的,而他們的理論又都是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很難證實的,所以,我們應當相信他們中的哪一個呢?我常常想,如果他們能設法帶著彼此去驗證他們的理論,那麼他們之間還有什麼可爭的呢?如果他們能帶我們去一趟,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他們呢?

於是,我把目光放到科學上,在那裡,把不可證實的理論叫做假說,我們可以去看那些至今仍未發現反例的理論,這種理論有種優點,就是具有一個完整的故事,起初,有各種想法,最終,由一種想法佔據了上風,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再想不出更完美的理論了,那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