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利用某種方法,把所有主力艦的攻擊力集中起來,發動一次足夠消滅一支主力艦隊的攻擊。
只是一次攻擊,就能決定艦隊決戰的勝負。
可以說,這是矽魅聯盟的希望,也是庫圖姆的秘密武器。
在理論上,可以讓無數艘主力艦聯合發動攻擊。只是,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得由負責聯合的那艘戰艦的實力決定。這次,負責聯合的是庫圖姆的旗艦,也是這支艦隊裡最強大的戰艦。艦隊裡總共只有三千艘主力艦,而庫圖姆的旗艦最多能聯合一萬艘主力艦,因此不是什麼大問題。
庫圖姆需要的,只是時間。
這種攻擊方式,首先需要聯合發動攻擊的全部戰艦都做好準備,然後在同一時間由負責聯合的戰艦引導向敵人的艦隊發動攻擊。決定這個時間點的,除了負責引導的戰艦,還有其他戰艦的同步比例。如果同步比例不夠,哪怕只有幾艘戰艦沒能同步,攻擊也會受影響,甚至徹底失敗。
雖然在理論上,庫圖姆能夠同時控制上萬艘主力艦發起攻擊,但是在實戰中的操作難度顯然高得多。關鍵不是庫圖姆的控制力,而是其他戰艦能否及時做好準備,庫圖姆顯然不可能直接控制三千艘主力艦。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前方的戰鬥還在進行,庫圖姆卻有點焦急了。
同步率一直不到百分之九十,而按照庫圖姆的計算,要想一舉擊敗織星族艦隊,同步率至少需要百分之九十五。以不到百分之九十的同步率發動攻擊,不但無法擊敗強大的織星族艦隊,還會因為在攻擊中消耗太多能量,難以及時補充,導致整支艦隊喪失戰鬥力,淪落到捱打的境地。哪怕只有少數織星族的主力艦沒有被摧毀,也足以在矽魅艦隊恢復戰鬥力之前取得決定性勝利。到時候,就算庫圖姆能夠逃走,也將喪失整支艦隊,從而輸掉打贏這場戰爭的本錢。
只有一次機會,而且非勝即敗,庫圖姆不敢亂來。
問題是,織星族艦隊不可能一直駐足不前,在打垮庫圖姆派出去的前鋒艦隊之後就會繼續推進。
到時候,庫圖姆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以常規方式交戰,庫圖姆手裡的三千艘主力艦都未必是一千艘織星族主力艦的對手。
顯然,庫圖姆不想輸,也輸不起。
當前鋒艦隊開始後撤,越來越多的中型戰艦在撤退的時候被摧毀,庫圖姆知道,必須做出決定了。
就算以不到九成的同步率發動攻擊等於賭博,可是再拖下去,連賭博的機會都沒有。
再說了,就算現在帶著艦隊撤退,結果也不會兩樣。丟掉的不只是哥恩星系,還有戰場上的主動權。庫圖姆非常清楚,有了第一次撤退,就會有第二次。上一次,矽魅大軍就一路退回了北阿爾法星系。
看到前鋒艦隊被擊潰,庫圖姆沒再耽擱。
成敗輸贏,在此一舉。(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全力一擊
三千艘主力艦幾乎同時開火,而且全都使用主武器,場面之壯觀,即便說不上絕後,也肯定是空前。
只是,這三千艘主力艦的炮口對準的不是遠處的織星族艦隊,而是庫圖姆的旗艦。
三千艘主力艦的強大攻擊力全都作用在旗艦上,旗艦卻沒有絲毫損傷,生命活動反而更加強烈。
其實,這就是協同的關鍵所在。
雖然與銀河系聯盟的戰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是矽魅戰艦利用的也是原能。因為矽魅戰艦是活生生的矽獸,所以利用原能的方式與銀河系聯盟的戰艦截然不同。簡單的說,只要能夠同步,任何一艘矽魅戰艦都能利用其他戰艦所提供的原能,用來增強自身的戰力,從而獲得更強大的攻擊力。
顯然,關鍵就是同步。
只有做到同步才能利用其他戰艦提供的原能,而且同步的比例,也就是同步率決定利用原能的效率。只不過,同步率與利用效率不是正比關係,而是指數關係。九成的同步率意味著利用效率只有百分之十。當然,有了三千艘主力艦這個龐大基數,百分之十的利用率也是極為可觀。要知道,一艘sss級主力艦就能摧毀一個恆星系,而把相當於三百艘主力艦的攻擊力集中起來,然後集中到了一個點上,哪怕是某一個區域裡面,所產生的打擊效果也足以摧毀一支艦隊。
至於攻擊方式,由旗艦決定,準確說是由庫圖姆決定。
矽魅聯盟的戰艦是矽獸,而庫圖姆的旗艦就是一頭由他親手培養的矽獸,也就是這支艦隊裡最強大的矽獸。更重要的是,這頭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