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4部分

至於支援玉擎宇守衛剡星,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哪怕航線沒有斷絕,運輸飛船還能夠順利的到達剡星,軍部也不會把寶貴的兵力派往剡星,會用在後方建立新的防線。

只是,玉擎宇可不這麼認為,至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剡星。

隨著敵人主力軍團到來,玉擎宇一改之前的主動戰術,把軍團全都撤了回來,擺出依託要塞死守的架勢。當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在面對六十倍於己的兵域族軍團的時候,也只有死守要塞。

要知道,人類軍團一向以擅長防禦聞名。

早在上千年前,人類軍團就在肖問天大元帥的統帥下,在燈塔星打了一場艱苦卓絕的防禦戰,粉碎了矽魅聯盟迅速消滅人類聯邦的企圖,為銀河系聯盟的其他文明爭取到了完成戰爭動員的時間。可以說,只要建造起堅固的防線,人類軍團能在戰鬥中讓敵人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價。

顯然,兵域族的指揮官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即剡星守軍退回要塞,表明已經放棄了要塞之外的地方,將依託要塞進行最後的戰鬥。那麼對於兵域族軍團來說,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打下這些要塞。為此,兵域族軍團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有條不紊的開始進行攻打要塞的戰鬥準備。

其實,這才是玉擎宇想要達到的目的。

很簡單,敵人要想佔領剡星,只是佔領要塞之外的地方顯然不夠,必須打下由人類軍團守衛的要塞。只要還有一座要塞在人類軍團的控制之中,那麼進駐剡星的兵域族軍團就不會有安寧日子。更重要的是,兵域族攻打剡星不只是為了佔領剡星,還要將剡星打造成進軍家園星系的橋頭堡。因此在佔領剡星之後,會大搞建設,甚至要把剡星改造成一座堡壘,也就需要徹底的控制剡星,即消滅剡星上的所有敵人。問題是,剡星是一顆行星,之前還容納了上千萬難民,有足夠的地方讓守軍藏匿。很明顯,只是打下要塞還不夠,還得消滅要塞裡面的守軍。

為此,兵域族軍團同時包圍了四座要塞,還準備同時攻打四座要塞。

從兵力上看,同時攻打四座要塞不是什麼問題,就算平均分配,也能用二百五十個軍團攻打一座要塞,哪怕需要保留一些兵力充當預備隊,也能用一百五十到兩百個軍團攻打一座要塞。

問題是,要組織這麼多的軍團同時在四個地點發動進攻,還得協調一致,顯然是個天大的麻煩。別忘了,兵域族的優勢是艦隊,而不是軍團。哪怕兵域族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也無法彌補經驗上的欠缺。事實上,兵域族的指揮官決定同時攻打四座要塞已經犯了錯誤,還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很簡單,這不但給自己增添了麻煩,還等於給對手提供了反擊機會,讓對手可以避重就輕,讓對手可以將兵力集中應用在某一個戰場上,從而在某個關鍵時刻獲得兵力優勢。

顯然,玉擎宇對此早有預料。(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必爭之地

兵域族的指揮官犯下這個嚴重錯誤,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即沒有完全搞清楚守軍的防禦部署。

隨著兵域族的主力軍團發動進攻,玉擎宇再次採用了積極主動的防禦戰術。

其實,玉擎宇的戰術很簡單,用少量兵力守住要塞,將其他兵力集中起來,在某個方向上發起反擊。當然,玉擎宇並沒有盲目的發起反擊,每次都選擇了敵人兵力較為薄弱,或者是存在漏洞的戰線。此外,由玉擎宇親自組織與發起的反擊行動都很有限,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跟敵人爭奪戰場的主動權。簡單說,就是每次反擊的持續時間都極為短暫,儘量避免與敵人的主力軍團糾纏,也就是打了就跑。大部分時候,反擊行動只會持續幾個小時,最多不超過一天。等到敵人反應過來,並且採取行動的時候,反擊部隊已經撤離戰場。

當然,反擊地點未必在要塞附近。

別忘了,在敵人打過來之前,守軍不但建起了四座要塞,連線四座要塞的通道,還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地下坑道。可以說,只要玉擎宇願意,隨時能夠讓一個軍團出現在剡星上的任何一處地點。這個巨大的坑道網路也是反擊行動的基礎,即守軍可以利用這些坑道突然出現在敵人後方。

正是如此,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守軍透過反擊殲滅與擊潰了上百個兵域族軍團,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還徹底粉碎了敵人的速勝企圖。相對的,守軍在反擊行動中付出的代價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

到這個時候,兵域族的指揮官才有了清楚的認識。

只是,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