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設立教育基金會。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51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導師127人,正高職稱312人,副高職稱539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120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30人。
著名系科
暨南大學設有20個學院,44個系,80個研究機構和68個實驗室,61個本科專業;13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5個招收和培養博士的專業。學校還是招收和培養高階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會計學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工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的單位;同時也是全國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學校。目前在校的華僑、港澳臺和外國學生達10000多人。
學校擁有5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和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有國家工程中心1個,有###工程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
重點建設學科有:中國語言文學與海外華文教育、中外關係與華僑華人、產業經濟與金融經濟、企業管理理論與應用、生物科學技術與生物醫學工程、生殖科學與計劃生育等。
硬體設施
學校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設有四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畝,校舍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藏書萬冊。學校設有6所國家級三甲附屬醫院,1所專科醫院,1所直屬醫院。
大家英才
校董名人:黃炎培、史量才、榮毅仁、廖承志。
曾在暨南大學授課的名師:鄭振鐸、錢鍾書、馬寅初、夏衍、梁實秋、周谷城、潘光旦、王亞南、周建人、夏衍、許德珩、胡愈之、嚴濟慈、楚圖南、黃賓虹、潘天壽等。
校友:吳學謙、汪國真等。
僑界名人:著名華僑實業家、曾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主席、星馬中華商會聯合會主席、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的李光前,曾任泰國國會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後任泰國盤古銀行董事長的許敦茂,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前會長陳共存,以及近年來內地和港澳地區的王學萍、徐樂義、鍾陽勝、佀志廣、馬有恆等許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著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學不同時期的傑出校友。
功勳校長
鄭洪年: 1907年— 1909 年,
1927年— 1934 年;
趙正平: 1918年— 1920 年,
1921年— 1925 年;
何炳松: 1935年— 1946 年;
陶 鑄: 1958年— 1963 年;
陳序經: 1963年— 1964 年;
梁靈光: 1983年— 1991 年。
校董事會董事長:
廖承志: 1963年— 1970 年,
1978年— 1983 年;
榮毅仁: 1985年— 1994 年。
校訓
忠信篤敬。
北京理工大學(1)
綜合評估
名氣指數:★★★★☆
實力指數:★★★★☆
發展指數:★★★★☆
歷史淵源
北京理工大學是一所著名學府,是我國首批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作為一所“理工為主,工理文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它也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高校之一。作為一所在建國初重組而成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主要可追溯到兩所學校——延安自然科學院和私立中法大學。
誕生於革命聖地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促進陝甘寧邊區工業生產並培養更多的科學技術幹部、發展科學技術事業,1939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建立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1940年1月,又決定將其改為延安自然科學院,由副院長陳康白、教育處長屈伯川、幹部處長衛之、總務處長陳寶誠、楊作材等負責籌建;而院長則為李富春。實際上,該科學院還是一所培養科技人才的理工農綜合性大學,設有大學部和中學部。大學部設有物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