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及五更時分,天色稍亮,關羽將兵馬埋伏於城外,命那些投降的江東軍官到城下叫門。
那些江東軍官,領命而行,即到城下喊起開門,門吏認得是江東之兵,當即無疑,開了城門。
哪知城外的江東軍官一聲喊起,就城門裡放起號火,號火一起,大局已定。
關羽虎目一凝,大喝一聲,首當其衝,率荊州大軍直衝入柴桑城去。
城內守軍措手不及,待其整合起來時,荊州大軍已殺入城中,柴桑守將,見大勢已去,率眾投誠。
於是,在諸葛亮的計策之下,荊州大軍兵不血刃,一夜之間暗渡長江,襲擊奪取了柴桑。
關羽治軍嚴明,為安撫柴桑軍兵,當日便傳令軍中,軍令如此,‘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物者,無一例外,定按軍法處置!’
關羽軍令下落,柴桑百姓聽得頓時安定下來,關羽又讓柴桑原任官吏,並依舊職。
柴桑官吏大喜,亦無反抗之舉,一日柴桑大雨,關羽正引數騎察看四門。
忽見一人取民間斗笠以蓋鎧甲避雨,關羽見畢,厲聲大喝,命令左右執下問之。
那人恍然想起關羽軍令,急忙告之乃解良同鄉,求關羽看在同鄉且是無意的份上,饒其一罪。
眾人亦見那人所取之物,並非貴重,皆來勸說,關羽面色冷寒,一副大公無私的姿態,厲聲喝道。
“休得再言!此人雖是我同鄉,但我號令已出,此人明知故犯,當按軍法處置!!何況軍法之前,人人平等,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今日縱使是我犯了軍法,亦罪該當斬!!!”
關羽同鄉之人,聽罷如入萬丈冰淵,渾身冰涼,急跪地哭泣求饒道:“將軍饒命吶!小人恐雨溼鎧甲,故取遮蓋,非為私用,乞將軍念同鄉之情!”
關羽捋了捋鬍鬚,眯著虎目,冷然喝道:“我固知你為覆鎧甲,但軍令如山,你何不見諸軍鎧甲皆溼,唯獨你一人犯法!!!”
關羽喝畢,遂叱左右推下斬之,隨後梟首傳示畢,卻又收其屍首,泣而葬之。
自是三軍震肅,無人不欽佩關羽,關羽深得軍心,名望大漲,連帶著劉備在眾荊州兵士心中的地位,亦提高不少。
次日,劉備聚一眾文武於衙內大堂議事,劉備得了柴桑,在豫章已有根據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只見劉備臉色肅然,與堂下眾文武問道:“今柴桑已得,取豫章可謂是水到渠成,但豫章郡守陸遜此時大多已知我荊州出兵江東,必在南昌城大聚豫章兵馬,以擋我軍,要得豫章,必要先敗陸遜方可,不知諸位可有破敵之策?””
劉備話音剛落,忽一人出席諫道:“某不才,不須張弓只箭,但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可說得那陸遜來降!!!”
劉備聽言大喜,定眼一望,乃孫乾也,孫乾可是劉備手下老人了,曾數次用三寸不爛之舌化解劉備危難,因而劉備對其頗為倚重。
劉備急向孫乾問道:“公祐有何良策,可使那陸遜歸降?”
孫乾淡然一笑,胸有成竹而道:“昔日,袁術與陸康不和,唆使孫策攻打廬江,陸康為廬江太守,強撐病軀守城,為孫策所破,並於一月後病死!”
“陸康乃陸遜之祖,若非孫策攻打甚急,陸康絕不會死得如此之早,因而,陸遜與江東孫氏有大仇,且昔日孫策攻伐江東之時,對江東豪族手段頗為粗暴,其中便殺了不少陸氏族人!”
劉備見孫乾說得信誓旦旦,雖心中還略有疑惑,但還是打算試一試,若是陸遜果真能降,則再好不過!
劉備當下大讚孫乾一番,便欲要下令,這時尹籍聽言,急出席而道:“主公且慢!此一時彼一時,昔日害死其祖父者,乃孫策也,今主政江東之人乃孫權也,孫權掌控江東後,對江東各大族實懷柔政策,各大族心服,今陸遜為豫章太守,乃是深得孫權重用,如此怎會投降荊州!”
說來,尹籍本為劉表屬官,因不受劉表重視,加之被劉備‘王八之氣’感染,便投入了其麾下,尹籍學識淵博,懂律法,更有辯才,現為劉備麾下主簿。
劉備聽言,眉頭一皺,略有不喜之色,孫乾更是眯著雙眸,臉色陰沉喝道:“尹機伯,你此言可否暗諷某無能,說不得那陸遜來降!!?”
尹籍微微一愣,見孫乾投來的眼色,頗有敵意,連忙拱手稟道:“公祐息怒,公祐大才,勝籍數倍,但因此事確不是這般容易!”
孫乾聞言冷哼一聲道:“莫道陸遜與孫氏有仇,即便沒有,以主公大漢皇叔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