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依淩統之計,下去各做安排,淩統眼見劉備在東門,騎馬往來,指揮打城,從早至晚,一副急攻硬取之態。
當淩統見其人馬漸漸力乏,速派人報之蔡瑁可以行動,少時,蔡瑁聽報,速教鄧義隨其一同引兵,出北門,轉西門,來殺趙雲之部。
同時淩統亦引軍出南門,轉東門,來迎殺劉備,同時蔡瑁又將城內民壯盡拔上城,擂鼓助喊,以震軍心。
卻說劉備見夕陽西下,想大軍久戰多日,疲憊不堪,不敢戀戰,故教後軍先退,軍士方回身,城上鼓譟聲起,南門內忽有一部軍馬突出。
劉備大吃一驚,眼見殺來之將,雙臂闊大,虎虎生威,知其勇猛,立即撥馬就逃,那將見劉備欲逃,扯聲大喝道。
“大耳賊,可識得我江東豪傑呼!!!?”
此將正是淩統,淩統手提雙鞭,徑入劉備軍中來捉劉備,劉軍兵士忙助陣來擋,卻因疲憊,加之淩統勇猛無比,少頃就被淩統赫然殺破。
劉備慌亂而逃,軍中兵士攔阻不住,陣勢大亂,此時,趙雲又被鄧義、蔡瑁領兵纏住,動彈不得。
兩下不能相顧,城上擂鼓大震,蔡氏兵馬士氣如虹,悍勇而殺,反之劉軍兵馬,皆因疲憊難擋其鋒,被彼軍殺得毫無反手之力。
劉備見狀,知若是如此,大軍必然損失慘重,大喝一聲,手執雙股劍,猝然回身與淩統廝殺。
淩統見劉備回來迎戰大喜,心想名震天下,在此一戰!遂抖擻精神,舞動雙鞭飛衝向劉備。
兩馬相沖,淩統猛揮一鞭,便是劈向劉備面門,劉備使雙劍抵住,淩統力大,直壓而落。
劉備死死咬牙,憋得滿臉通紅,猝然間,一手猛抽,抽劍往淩統腹部一捅。
淩統嚇了一驚,忙驅身躲避,劉備趁勢反攻,雙劍舞得密不透風,淩統一時被劉備殺住,轉攻為守。
時年劉備已四十有四,狂攻一陣後,攻勢便漸漸緩慢,心有餘而力不足,淩統察覺劉備攻勢變化,猝然爆發,一鞭猛劈,劉備雙劍盪開,淩統勒馬舞鞭,狂攻不停。
劉備敵不住淩統,硬擋了數合後,盪開陣腳,撥馬往山間偏僻小路而走。
淩統見得,哪裡肯舍,從背後追來,一路死追不放,劉備馬快,只顧逃命,身後兵士卻是緊追不上。
漸漸地,唯有劉備獨自一人一馬,淩統引數騎仍舊死追,劉備正望前盡力加鞭而行,忽前方一軍衝來。
劉備嚇得魂魄如飛,在馬上叫苦道:“前有伏兵,後有追兵,實乃天亡我也!”
劉備話音剛落,只見來軍當頭一員大將,乃是張飛,張飛急喝道:“可是大哥?!!”
劉備聽這聲音熟悉,立刻便知來者正是其三弟張飛,急呼道:“三弟速來救我!!!”
張飛聽言,猛地一拍馬腹,如同一道惡風般衝來,原來諸葛亮唯恐劉備久攻不下,兵士疲憊,被蔡瑁有機可乘,便先教張飛先是趕回。
張飛引軍正從那小路進發,望見塵埃突起,猜得前方必有交戰,張飛立緊追的淩統,見劉備忽然停下,大喜過望,急縱馬來追殺,忽然一陣狂風襲來,淩統見一員面容凶煞的猛將,越過劉備,正往自己殺來。
淩統定眼一望,見來將豹頭環眼,又提一柄鑌鐵長槍,當即認出此人身份。
“不好,是張翼德!!!”
淩統自知不敵,勒馬就逃,張飛豹目圓瞪,惡煞無比,緊追不放,跟隨淩統而來的數名騎兵,皆被張飛追上,刺落馬下。
淩統聽著那一陣接一陣的慘叫,恐懼狂湧,捨命而逃,張飛在後大罵不止,淩統只顧逃命,兩人一直追到城下。
城內數千名弓弩手,齊齊發箭阻擋張飛,張飛揮槍抵擋,衝勢不減,直追淩統。
淩統嚇得幾乎痴傻,死命衝入城門,眼見張飛將要趕到淩統身後,忽然城內數百刀盾手衝出,來擋張飛。
張飛鐵槍狂刺猛掃,霎時掀起一片片腥風血雨,淩統卻是趁機退入城內,急令兵士拽起吊橋。
吊橋一起,淩統見張飛被護城河攔住,這才定下神來,張飛殺散周圍敵軍,豹目冷酷,立馬瞰視著城上淩統,冷聲道:“無膽鼠輩,遲早取你頭顱!!”
張飛說畢,即拔馬而走,城上弓弩手,皆被其氣勢所懾,眼見張飛離開,亦不知發箭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