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易咭渙教煲���逄歟�醬鏌瞬���恕W詈螅��侵沼讜詰詼�甑�11月中旬到達了重慶。這一段遊牧生活,大約經過了一年的時間。(據羅家倫《炸彈下長大的中央大學》,《教育雜誌》第31卷第7期,1941年7月出版;又據《全國專科以上學校最近實況》所記。)

抗日戰爭期間的學校生活(3)

文教重心向西部開拓 據估計,抗戰期間我國高階知識分子的90%和中級知識分子的50%,從淪陷區遷移到大後方,我國文化科技教育重心明顯地向西部開拓。 向西部轉移的最著名學府,是由北大、清華、南開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實際上,起初聯合大學共有三個,還有“西北聯合大學”、“上海臨時聯合大學”,但是後兩者都是臨時性的,“聯而不合”。 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分為五部分:綜合大學(在陝西城固縣,學生800名),工學院(也在城固縣,學生820名),農學院(在陝西武功縣,學生500名),師範學院(也在城固縣,學生500名),醫學院(在陝西南鄭縣,學生200名)。1939年9月分別定名為國立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醫學院,又把師範學院遷移到甘肅蘭州,成為現今西北師範大學的前身。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礎就這樣在抗日戰爭時期奠定了,來自東部名牌大學的教師們作出了重大貢獻。到1949年,西北地區已經有8所正規大學,包括從平津遷移過來的5所大學。 上海的復旦大學、大夏大學也組成“臨時聯合大學”,先遷往江西廬山,後來兩校分別遷往四川重慶和貴州貴陽,各自獨立。 在西南地區,轉移到川東重慶一帶的有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中華大學等,還發展了重慶大學;轉移到川西(成都一帶)的有武漢大學、東北大學、齊魯大學、光華大學、華西大學等,還發展了四川大學;轉移到貴州(貴陽一帶)的有浙江大學、大夏大學、湘雅醫學院、唐山工學院等;轉移到雲南(昆明一帶)的有西南聯大、中法大學等。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悍然佔領上海租界和香港等地,又一批高校和教會學校的師生西遷。……總之,抗戰八年期間,我國文化教育重心向西,特別是向四川雲貴一帶轉移。這些,對於我國西部內地的文教事業的開拓、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然而在堅苦卓絕、勤儉奮鬥的漫長歲月中,學校師生的經濟狀況有了多少變化?日常生活水平如何?至今未見系統的研究。如果說社會存在決定了人們的意識,那麼知識階層的經濟生活不能不對於他們的行動、思維、言論、著述乃至個性發展、風格和道德面貌等,產生重要影響。由此,若要理解知識階層的人品、文品特點及其變化的軌跡,必須調查他們的物質生活狀況。為填補這一空白,本文對此專題作初步探討。 青年學生幾乎一無所有 柳無忌教授在《烽火中講學雙城記》一文中寫道:在敵人侵略下,黃河流域與長江下游兩處的錦繡山河與城市相繼淪陷,首都兩度遷移。各大學也被敵人佔領或破壞,學生與教授在後方過著奔波流離的生活。可是民族精神依然興旺,而“士氣”更因炮火洗禮而變得更剛毅,這是我們在大學內教書所引以為自滿和自豪的。戰時的學生,飽嘗艱辛,卻沒有頹廢,他們求學的態度是嚴肅的。(引自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五卷,第307頁)抗戰時期不少家住淪陷區的青年紛紛背井離鄉,來到大後方求學。為了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1938年2月國民政府###頒佈了《公立專科以上學校戰區學生貸金暫行辦法》十一條。規定:專科以上學校家在戰區,費用來源斷絕,經確切證明必須接濟者,可向政府申請貸金。貸金分全額、半額兩種。全額依據當地生活費用及實際需要決定。學生畢業後,再將服務所得繳還學校,其償還期不能超過戰事終了三年以後。(據《教育通訊》第3期,1938年4月9日)1938年,###規定貸金數額為“全額每月八元或十元”。1939下半年,###根據大後方物價上漲幅度,並“參考各地生活程度增加至每生十元至十六元不等。”1940年5月,###“以學生營養不足,影響健康至巨”再次要求提高學生膳食貸金,以保障“各地學生獲得營養必需條件”為限。(據《教育通訊》第3卷第21期,1940年6月1日) 抗戰中的教育及生活 1939年中央大學600新生中,留級和退學的佔三分之一,能全部課程及格直接升級者,僅170人。生活困難,功課繁重,又缺乏好教授,是大多數學生學業程度比抗戰前低落的主要原因。 大後方一般的大學生,最感缺乏的就是像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