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自稱為“文化人”。……文化人一多,事情就熱鬧起來了。“文化人”是在目前唯一有多量時間使用文字的人。(原載1939年1月22日《今日評論》第1卷第4期)抗戰中期,《解放日報》刊登田家英《沙漠化的願望》一文說:“今天……不少必讀的刊物,還出現了一大批新文化人的名字。”(原載《解放日報》1942年4月23日) 白楊說:過去歷史上所謂“文人”,民國以前必須熟讀“四書五經”,透過科舉考試,具備秀才、舉人、進士、翰林等等資格,方能進入“士大夫”階層。民國初期的“文人”,一般是指有學問有地位的人、文史專家學者、作家教員等等。當時“從藝”或“賣藝”是被人瞧不起的。在30年代許多投身於戲劇、電影的演員、導演、美工師、詞曲作者們,自己覺得學問並不高,甚至大多沒有大學文憑(學位),只是從事戲劇電影美工歌曲等文化工作。所以樂意自稱為“文化人”也就是“文化工作者”,而不願叫什麼“文人”。她還說:五四以來的“文化人”普遍認為,自己是有獨立人格的,是要求個性解放的。“文化人”不是主上所戲弄的“倡優”。所以,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努力學習文化,不斷提高文化修養,做一個合格的“文化人”。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文化人的經濟生活:緣起(3)

現代中國文化人的發展 中國現代文化人,其源蓋出自清末民初“文士”階層,但必須脫胎換骨、面目一新。脫“官場、商場”功利之胎,換自由平等獨立之骨,從而獲得現代化的新面目,以文化創造與傳播為自己的歷史使命(而不是像封建時代士大夫那樣清談“以天下為任”的高調)。 文化創造與傳播的主要陣地有三: 一為以現代出版社為中心的報紙、雜誌、圖書等,主角是作者、編者、譯者等也就是“爬格子”的文化人,物件是廣大讀者; 二為以現代校園為中心的課堂、講座、研究會(院所)等,主角是教授、講師、研究員、學者等也就是從事教學、科研的文化人,物件是青少年學生(知識青年)和同行們; 三為以劇場、電影銀幕(近來再加上電視螢幕)為中心的表演藝術場地,主角是編劇、導演、演員等文化人,也就是從事節目創作和演出的文化人,物件是廣大觀眾。 20世紀上半葉,是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現代出版事業、現代表演事業逐步形成並獲得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總的說來,從民國成立到抗戰前夕,中國的高等學府主要集中在華北的京津地區(北大、清華、師大、燕京、北洋、南開等),其次在江南滬寧地區(震旦、復旦、聖約翰、光華等);京津的文化人大多在學校任職,也有一部分從事戲劇活動。而出版機構的大本營主要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開明書店等),其次在北京;上海的文化人大多專職或兼職寫作、翻譯、辦報、編劇甚至“下海”粉墨登場,所以寫作、教研、演出這三大方面是互相交叉融匯的。這是中國現代文化人的形成期。 中華民國成立的最初十幾年間,北京是全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但是在1920年以來,南北分裂、政局動盪、戰亂不已,文教部門薪俸積欠多年,北京的教授們“開始逃荒”(梁實秋語);特別是1926年“三·一八”慘案之後,北洋軍閥對於文化人的鎮壓加劇。奉軍入關更走極端,取消北大,將北京九所高校合併為“京師大學堂”強迫讀經,還兇殘地屠殺了李大釗、邵飄萍等進步人士。北京陷入恐怖時期,學者、教授、記者、編導、演員等多離京南下,轉到廈門、廣州、武漢、上海、南京等城市。1928年國民黨政權定都南京,將北京改稱“北平”;進步文化重心向南部傾斜。這是中國現代文化人的第一次大遷移。 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國共合作抗擊日本侵略者。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武漢等城市相繼淪陷,華北、華東等文化中心的學校、報刊社、出版社、研究所、劇團、製片廠,紛紛轉入華西,主要是西南大後方的重慶、成都、昆明、桂林、貴州等地;也有一部分(西北聯合大學)轉入陝西、蘭州等地。這加強了現代文化向西部的開發,是中國現代文化人的第二次大遷移。 八年抗戰期間,以西南聯大(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聯辦)、中大、復旦、浙大等為代表的教育學術界,和以歌詠、話劇等演出活動為代表的文學藝術界等等,帶動了中國文化人走向新的發展道路。而蔣介石###導致的腐化墮落和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不聊生,迫使文化人丟棄了對於國民黨政權的幻想。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掀起的爭民主、爭自由,要求透過政治協商建立聯合政府的群眾運動裡,中國現代文化人成為表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