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電影〖〗姚蘇鳳〖〗硬性曲劇評譯述著作〖〗千字2圓至5圓晨報〖〗婦女與家庭〖〗〖〗婦女家庭方面的討論文字和有趣味記載〖〗千字2圓至5圓晨報〖〗夜談〖〗湯增揚〖〗同上〖〗千字2圓至5圓大晚報〖〗辣與檄攬〖〗張若谷〖〗辣性文字婉約小品〖〗千字2圓至5圓[注]當時讀者對附刊興趣提高,所以各報除上列每日固定的欄目外,又輪流增出特刊,譬如《新聞報》的“醫藥”、“無線電”,《申報》的“業餘”、“汽車”、“國貨”、“經濟”,《時事新報》的“儲蓄”、“捲菸保險”,《晨報》的“科學世界”、“時代文藝”等等。
20世紀上半葉的稿酬版稅(5)
《申報·自由談》給魯迅的優惠稿酬 《申報·自由談》當年給魯迅的稿酬是優惠的,千字6圓(合今人民幣180元),有《魯迅日記》為證。查《魯迅全集》,魯迅在1933年1月,在《自由談》上發表《逃的辯護》和《觀鬥》,都是千字文。再查《魯迅日記》,魯迅在1933年2月8日收到《自由談》稿費12圓。《自由談》是每月結算稿費的,下月初寄給作者。這年2月,魯迅在《自由談》發表千字文8篇,3月8日收稿費48圓。3月發表11篇,4月7日收66圓。6月發表7篇,7月6日收42圓。由此可算出《自由談》給魯迅的稿費標準。 不但《自由談》給魯迅千字6圓,當年《現代》雜誌也是這樣,或略低。魯迅的《為了忘卻的記念》在1933年4月的《現代》上發表,全文5000字,付稿費30圓。魯迅的《關於翻譯》在9月的《現代》上發表,1100字,付稿費5圓。 1935、1936年,魯迅的稿費大致仍在千字6圓左右。如1935年10月的《文學》第5卷第4號上發表雜文《六論“文人相輕”——二賣》和《七論“文人相輕”——兩傷》兩篇,共2900字,得稿費17.50圓。又如1936年2月24日《申報》發表《記蘇聯版畫展覽會》,1550字,得稿費10圓。這都說明每千字仍是6圓。 魯迅生前拿過千字10圓的優惠稿酬。魯迅的《我的第一個師父》發表在《作家》第一期上,4300字,得稿費40圓。該刊第2期又發表《〈出關〉的“關”》,3000字,得稿費30圓。可見該刊主編孟十環對魯迅的特別優惠。(引自倪墨炎《魯迅的稿酬和當今的稿費》,1996年。) 新聞出版界具體收入記載 《新聞報》:1922年《新聞報》總編輯李浩然月薪為200銀圓,聘徐滄水主持“經濟新聞”版,月薪180銀圓。當時的主任、編輯、記者月薪100銀圓左右。老報人顧執中在他的回憶錄《報人生涯》中說,他在1923年進入上海《時報》當記者,月薪80銀圓。到1935年他在《新聞報》任採訪科主任時,月薪為170銀圓,年終還有雙薪(也就是每年發給13個月的薪金)和分紅。 《申報》:1912年《申報》總主筆陳景韓(冷血)月薪300銀圓,1927年增為600銀圓,其他高階職員在200至300銀圓之間,年底發一個月雙薪和獎金。 《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和總經理胡正之的月薪為400至500銀圓。徐鑄成1927年進入《大公報》時,還是個學生,試用期月薪起點30銀圓;到1938年他的月薪提高到170銀圓。據徐鑄成回憶,當時一般資深編輯月薪100銀圓左右。 從這些例項來看,在20世紀20—30年代,報社的職員收入是“與年俱增”的,以《申報》待遇最高,但大體上差不多:一般的編輯、記者月薪80至100銀圓,像徐鑄成和顧執中這樣的“名記”170銀圓左右。高階職員的月薪在200至300銀圓之間,年底同樣發一個月雙薪和獎金。 但是出版家張靜廬民國初年在上海泰東圖書局做編輯時,每月只有20圓的薪水,且還要分幾次在櫃上領取。 1919年10月,謝福生在商務印書館定月薪200圓。1921年周建人由胡適推薦到商務印書館,月薪60圓。商務印書館的薪金參見前文《商務印書館職員的經濟狀況》。 1922年中華書局給田漢的月薪一開始就是100圓(因為田漢有日本留學資歷),後來約請徐志摩主編《文學月刊》的編輯費為每月200圓(因為徐志摩有英國留學資歷)。 可以看出,出版社的職員經濟待遇差別比較大,那些有著高學歷(尤其是從海外留學歸來且有博士學位者)、辦事能力強、資歷深的職員,薪金較高,一般職員較低。年終有“花紅”分配。最重要的是:基本上每年調整薪金,通常加薪幅度為10至20銀圓。 新聞出版業的工人工資 清末民初,新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