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貪心,該捨棄的時候卻不懂得捨棄。看看那些個被殺了頭的功臣們,是不是很像偷豆子吃的猴子?亂世中所謂的“高恩”,不過是一把放在小口罈子裡的豆子而已。
西漢名將周亞夫算得上是名將之後了,文帝后元二年被封為條侯。周亞夫通曉兵法、善於治軍,在後來抗擊匈奴和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景帝前元七年被擢升為丞相,職位十分顯要。在擔任丞相期間,周亞夫多次違拗景帝,因為他的功勞和威望太大,就讓景帝很不放心。一次,景帝專門宣召周亞夫,想考驗一下他,看他是不是個知足的人。景帝賜食周亞夫,卻只給酒杯,並無筷子,菜餚又只是一整塊大肉,無法進食。周亞夫覺得景帝在戲弄自己,便轉身向主席官要筷子,誰知主席官早就受了景帝的囑咐,故意裝聾作啞,周亞夫正要再說,景帝卻插言道:“這還未滿君意嗎?”幾天之後,周亞夫便被召到了大理寺,原因是他的兒子買了五百副甲盾,以準備自己百年後護喪之用。下面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很有意思的審判。
第四章 整合資源(7)
“你為什麼要謀反?”
“我兒子買的那些東西都是喪葬之用,怎麼能談得上謀反呢?”
“你就是不想在地上反,也想死了以後在地下反!”
“不反地上,亦反地下”,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周亞夫一聽全明白了,這是皇上老兒要置自己於死地呀!
北京老張就想,周亞夫在臨死之前一定追悔莫及,心想,自己為什麼不向范蠡、張良他們學習作一隻聰明的猴子呢?如果功成之後隱身江湖,就像未等獵人到來之時早已經放手鬆開了那把豆子,何至於此時招來殺身之禍呢?!
最初的雞與蛋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窮人打死了財主家的一隻雞,窮人說賠你一隻不就得了嗎?可財主卻說賠一隻不行,因為雞可以生蛋、蛋可以孵雞、雞又可以生蛋、蛋又可以孵雞……雖然財主的這種計算方法有些矯情,但不能否認的是,最初的那隻雞和最初的那個蛋是十分寶貴的。所以,在由亂世向治世過度過程中要透過“低恩”來進行資本的積累,如果在還沒有完成必要的資本積累時就施以“高恩”的話,則無異於殺雞取卵了。
改革開放,我們把引進外資比作“借雞生蛋”,為什麼要“借”呢?因為我們自己“缺雞少蛋”。
過去,在民間有句俗話:“寧死爹和娘,不吃種子糧”,可見“種子糧”對於一個家庭的傳宗接代和後續發展的重要性。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亦是如此。在“康乾盛世”中,雍正皇帝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由於康熙晚年的好大喜功,致使國庫虧空、朝政積弊日深,雍正接手的其實是個爛攤子。雍正即位後,首先從自己宮中的開銷下手,大力削減開支,然後拿王公大臣開刀,清查追繳藩庫虧空,取消儒戶、宦戶,限制紳衿特權。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祖上曾是康熙的包衣,後任江寧織造,由於康熙多次南巡,致使虧空日深,後在雍正年間追繳欠銀運動中被抄家,從此開始沒落。人們在讀《紅樓夢》的時候,總是會對賈寶玉、林黛玉的結局深深惋惜,其實,如果對照一下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感受。
《紅樓夢》裡記錄了一餐螃蟹宴,劉姥姥感嘆,這一餐就花24兩銀子,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了。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是中產階級了,有房有地還僱得起工人、丫頭。正是由於雍正皇帝“逼死爹和娘,省下種子糧”的“寡恩”做法,才為乾隆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積累了寶貴的資本。
據記載,雍正即位時國庫儲銀只有八百萬兩,而他即位五年後就增加到了五千萬兩。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亂世向治世轉折時期用“低恩”,那麼,又用什麼來激勵組織成員為組織目標而奮鬥呢?想了半天,北京老張忽然想到了臺灣領導人經常使用的一個詞——“願景”。
搜狐的掌門人張朝陽在他最困難的階段,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那麼,他是如何渡過難關的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佈道”。什麼叫佈道?記得有一個電影,土匪頭子對手下人說:“弟兄們衝啊,衝進縣城大塊兒吃肉、大碗喝酒,還有漂亮的姑娘摟著你睡覺!”
當然啦,人家張朝陽是文化人兒,佈道的內容當然會有所不同。但土匪的衝進去“有漂亮姑娘摟著睡覺”也好,張朝陽的“佈道”也罷,都可以看做是激勵下屬的“願景”。因為他們暫時沒有“漂亮的姑娘”,沒的錢用來發工資,所以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