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航空公司折磨好幾次。比方說,我原本是下午2點起飛的航班,照慣例通常1點鐘就到首都機場了。直到換登機牌的時候我被告知兩點的航班取消了,我被合併到可能是3點起飛也可能是4點鐘起飛的某個航班去了。首都機場離市區的距離不遠不近,回城裡然後再回來也是不太可能的,至少是不太經濟的。沒有辦法,換個登機牌進到衛星廳消磨時間。至今,我還保持著能夠在衛星廳旁若無人讀書、思考甚至寫東西的習慣,那一段時間的磨鍊功不可沒。

後來我想,航空公司合併航班可能就不再虧損了。那麼,誰虧損了呢?旅客。旅客為什麼要坐飛機呢?主要原因是花錢買時間。坐飛機的人大都是時間值錢的人。但是,由於航空公司要避免虧損,它把旅客的航班取消了,讓旅客多等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這等於明火執仗地搶劫。航空公司搶劫了可能100多名旅客的各自兩小時,然後航空公司就不虧損了。那麼這100多名旅客虧損了多少?他們中可能有人一小時等於1000元或者1萬元人民幣。一個年利潤上億元企業的CEO,他的一小時值多少錢呢?

這是一個持續了幾個月的真實事件。我們設想一下,航空公司至少有兩個辦法避免這類事情發生。一是從售票環節就開始,提前減少航班不要賣票;二是票售出後航班取消了,想盡辦法通知旅客按新航班時間到機場。當然,最後的辦法就是航空公司承擔虧損,所有航班照常起飛。這樣的案例國際上有過。遺憾的是我們的航空公司選擇了類同搶劫的轉嫁辦法。

無疑,中國各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服務是很棒的,微笑是燦爛的。但又有什麼用呢?當我們本質上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之後,這種形式上的服務還是服務嗎?要麼是一種欺騙,要麼是一種悔罪。別無解釋。

。←蟲←工←橋書←吧←

第44節:文化是一種基本功(1)

組織篇

文化是一種基本功

文化是一種基本功

一批中國頂級企業的經營實踐或者叫發財經歷,使得更大一批中國二級、三級或無等級的企業都認識到一個道理,叫作“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愚蠢的企業”。因為這些頂級企業諸如聯想、海爾、平安保險、華為、萬科,他們獲得成功的一個共同原因就是都有強勢的企業文化。於是呢,更大一批的中國企業便都達成了一種共識:要賺錢,要持續地賺錢,得有文化。

一本《基業長青》把中國企業已經產生的這種共識牢牢固化,固化成一個真理。因為,書中涉及的世界級公司,不僅持續賺錢長壽發展,而這些“高瞻遠矚的公司”又都篤信“儲存核心(價值觀)”是他們的健康長壽之道。這就使得我們必須把“有文化才能持續發展”這樣一個共識當作真理去對待。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國還從來沒有在哪一件事情上和西方世界達到如此高度一致。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企業的實踐和世界級企業的實踐都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企業如何發展這一前提下進行的,所以能夠達成一致。儘管在中國企業發展的環境和美國的環境存在不同,但前提是一致的。

於是,風起雲湧的中國企業以風起雲湧的勁頭兒在各自企業內部建立或建設自己的文化,試圖將員工團隊血液裡的東西再“透析”一次,從而也達到價值觀的一致。

BOOK。▲虹橋▲書吧▲

第45節:文化是一種基本功(2)

無對無錯無是無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效果是硬道理。問題在於:企業文化到底有什麼作用?從哪兒入手?是鸚鵡學舌照著摩托羅拉、IBM們搞出一箇中國版本呢?還是洋為中用搞出一個純粹中國的呢?

朋友說,辦企業和學武術一樣。馬步是基本功,招數是技術。多少有些道理。光有基本功沒有招數無法禦敵,光有招數沒有基本功遇到強敵武功全廢。文化是什麼呢?基本功。中國有招數的企業很多,那是因為中國人聰明。中國有基本功的企業太少,那是因為“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中國人傻錢多的事情很多,沒有基本功也能賺錢。所以,當一部分中國企業要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我們大多從更加“人傻錢多”的亞非拉市場開始,叫作“農村包圍城市”。

文化是“馬步”,是基本功。那麼,從什麼時候從哪兒開始練呢?強敵當前,刀架脖子再練就晚了。從加入WTO認識,中國已是強敵當前了。高科技、汽車、金融、流通業等等,某些領域已經快刀架脖子了。 從中國的市場環境而言,“人傻錢多”的投機時代已經過去了,至少是將要過去。基本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