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宇明擊敗竇建德,佔據河北之時,天下其他各反王也再次風起雲湧,尤其是南方也拉開了聲勢浩大的造反。城父人朱桀在荊襄聚眾十餘萬造反,自號迦羅樓王,率十餘萬人一燒殺搶掠荊襄各郡,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鄱陽郡豪強林士弘、操師乞等也聚眾造反,操師乞戰敗身死,而林士弘則大敗隋軍,率軍攻破豫章城。林士弘隨即自立為帝,國號楚,有兵力二十餘萬,北進九江,南下臨川,攻城掠寨,成為南方又一大造反勢力。
而西秦霸王薛舉則率八萬大軍進軍平涼郡,然後穿過彈箏峽進入安定郡,他命其薜仁杲率軍萬守安定城,他則親率七萬大軍屯兵淺水原,對關中虎視眈眈,此時李淵才剛剛稱帝不久,連關中各縣的地方官都未正式任命,薛舉大軍如此大兵壓進,令關中震動。
李淵接到薛舉大軍壓境的訊息,也是焦頭爛額,他急令剛剛投降的屈突通為先鋒,率軍萬駐防陽平關,防禦西秦軍進攻關中,又命李神通為主將,張寶德為副將,率軍十萬人去北地郡迎戰。
但讓李淵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神通竟然在淺水原打了個大敗仗,連張寶德都做了俘虜。
事後他才得知,原來淺水原一戰,薛舉先擺出數千老弱殘兵扮作烏合之眾,迷惑住了李神通,然後趁李神通大軍紮營不穩時,薛舉大軍從四面襲來,導致李神通大敗,被斬殺四萬餘人,幸好這時另一唐軍在李孝恭的率領下前來接應,方才頂住薛舉大軍的猛攻,使李神通沒有全軍覆沒,唐軍不得不再退回新平縣。
。。。
 ;。。。 ; ;
第355章 宇文化及的敗北
、、、、、、、、、、
李神通在淺水原大敗的訊息讓李淵非常著急,如果他這個不成氣的弟弟,是在隴右或者河東大敗,他都可以不在意。但現在卻是在關中附近大敗,這將嚴重動搖他的統治根基,尤其是他才剛剛登基,人心不穩的時候,更出不得半點差錯。之前他一直認為薛舉也不過是隋末無數起兵造反的亂匪之一,但現在他知道自己是小看了薜舉了。
就在關中群臣束手無策之時,李世民卻是站了出來,自告奮勇表示願意領兵退敵。李淵大喜過望,雖然這時李世民還很年輕,但他還是破格讓李世民擔任了一軍主將,並任命老將屈突通當副將,以彌補李世民在作戰經驗上的不足。
而李世民在率領援軍到達之後,便先命令段志玄率萬士兵進攻天水郡,以圍魏救趙之策逼薛舉退兵。
然後又堅守不出,採取避其鋒芒的辦法,磨損西秦軍計程車氣。待薜舉稍有鬆懈之時,他才大軍突襲,連勝了幾場。
薜舉一直久攻不下,又聽聞自己後院起火,於是不得不撤軍回援天水郡。李淵用五兩黃金贖回了張寶德,使在關中的危急情況得到緩解。
不過,李淵高奏凱歌的同時,宇化及卻是連戰連敗,幾乎可以說是一潰千里。
原本宇化及佔據了江都、建康、吳郡、會稽等郡,也算江南一大勢力。但無奈他手下的兵丁及江都城中官員大部份都是關隴人,他們一心想回關隴,根本不想留在江南。
而宇化及數月前為了奪取江都,又給城中十萬隋軍和官員們許諾,聲稱要帶他們回關隴去,這樣才讓司馬德勘及竇毅等關隴系武將投誠於他。
可待他殺了楊廣,佔了江都之後,卻立刻自立為帝,大封官員,擺出一副紮根江都的架勢,甚至還命屬下軍士和官員娶江都城中女為妻,在江南安家落戶。這些舉措讓原本支援他的人非常不滿,出現了比楊廣在時更大規模的逃兵潮。
僅僅個月時間,就有萬多兵士和數十名官員逃亡。這讓宇化及不禁焦頭爛額。
但屋漏偏逢下雨,在宇化及自立為大許皇帝,並定都江都之後,周圍的杜伏威、林士宏、李通等人都將他當成了頭號大敵,他們於是便結成了統一的反許聯盟,一起發兵攻打宇化及。
雖然宇化及手下也有宇成都這樣的猛將,但無奈雙拳難敵四手。且士兵們大多兵無鬥志,一心只想回關隴去。
雙方在江南連戰數場,許軍敗多勝少,長江以南的地盤大部分都被杜伏威和林士宏奪了去。只有江都城及周圍地區還在許軍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宇化及無奈之下,只得接受了竇毅的主張,不得不率軍沿運河北上,想沿黃河回關隴。
但這麼大的行動,怎麼瞞得過沿途諸候?李密得知宇化及北上之後,立刻便派單雄信和徐世績各率五萬軍去攔截。在他看來,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