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不醒的朱梓陌時,臉都黑了一半。但奈何朱梓陌如今莫名地頗得聖寵,又有個妻妹在宮中做昭儀,也是個莫名得寵的主……
於是乎,內侍只能強撐笑顏地將聖旨交給了守在朱梓陌床前的慕子儒,留下那塊梁儒明御筆親題的游龍鑲邊匾額就回宮覆命去了。
儘管朱梓陌昏迷未醒,但聖上御筆親題的游龍鑲邊匾額卻不能就那麼放著不管!
於是,那塊梁儒明御筆親題的游龍鑲邊匾額才一送到朱府,無需等朱梓陌吩咐,朱府的下人們就手忙腳亂卻又無比小心翼翼地將舊匾額摘下換上了新匾額。
雖然梁儒明壓下了言官們對朱梓陌的各種彈劾,還對朱梓陌大加封賞,但……無論梁儒明的封賞如何讓朱府光耀門楣、讓朱梓陌面上有光,因那一道“夷三族”的聖旨,朱梓陌在外的好名聲也算是徹底毀了
此後數年,縐平城中提起朱家家主已無幾人知曉是誰,眾人只知道,那個手執長劍,從早殺到晚,以一人之力在一日之內殺了上百口人的徹侯……
也是至此,因梁儒明那一道“夷三族”的聖旨,成就了一個直到十幾年後,依然令縐平城、乃至整個大梁國人人聞之色變、甚至可止小兒啼哭的殺神……
再來說梁儒明這頭……
在下了一道晉封朱梓陌為“徹侯”的聖旨並賞賜了一塊游龍鑲邊的匾額並一堆金銀後,梁儒明又派張玄福親自到禮部傳話,讓禮部抓緊時間籌辦梁笙德和成亦影的殯葬事宜,爭取儘快讓梁笙德和成亦影入土為安……
梁儒明的意思是,梁笙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