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儒本是打算當即給朱梓陌扎針的,奈何朱梓陌身上的血腥氣太重,垂在床沿上的衣襬甚至時不時地還能滴下兩滴血珠……無奈之下,慕子儒只能讓冷晴幫忙去喊府中下人燒了一大鍋熱水,慕子儒則留下扒了朱梓陌的衣衫……
最後在一名小廝的幫助下,慕子儒將朱梓陌身上沾染的血跡都清理乾淨了,順便將那套染了血跡的被褥也換上了乾淨的,慕子儒這才開始給朱梓陌施針……
前前後後這一通折騰,等到慕子儒終於忙活完了,才恍然發現外面原本黑沉的天色不知何時已露出了一抹魚肚白……
因為冷晴在朱府逗留了兩夜一日,雖然梁儒明並未派人來催促冷晴回宮,但冷晴也知道她畢竟頂著梁儒明後妃的身份,實在是不好繼續在宮外逗留下去……尤其是,梁儒明還在宮裡等著她的回覆呢……而回宮自然是要養足精神的……
因此,這天夜裡冷晴去喊了府中下人燒水後,冷晴就回暖香閣休息去了。畢竟有慕子儒這位醫、毒雙修的高手在,冷晴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等到了翌日,沒等到朱梓陌醒來,冷晴就動身,獨自帶著“玄光”寶劍回宮去了。慕子儒自然是留在朱府照看仍舊處於昏迷狀態的朱梓陌了。
而這日冷晴回宮後,第一時間就趕去憶舒殿去面見了梁儒明。
不過不巧的是,冷晴回到憶舒殿的時候,梁儒明恰好在接見幾位朝中大臣……
因為梁儒明從未限制冷晴出入憶舒殿,而那幾位朝中大臣來的時候,梁儒明又沒有刻意吩咐不許有人打擾他和那幾位朝中大臣談話……且當時冷晴懷中還抱著如同“萬能鑰匙”的“玄光”寶劍……
於是,當冷晴回到憶舒殿的時候,值守在憶舒殿外的那些御林軍根本就沒出言攔阻冷晴,直接就將冷晴放了進去。
這就導致當冷晴抱著“玄光”寶劍疾步進了憶舒殿內殿,一眼就看見形容憔悴的梁儒明正坐在那張寬大的龍床上,擁著一床明黃色的被褥接見幾位朝中大臣……
原先還有說話聲的憶舒殿內殿在冷晴一腳踏進內殿殿門的時候,剎那間鴉雀無聲……
下一瞬,除了坐在龍床上的梁儒明和弓腰哈背、束手垂頭地站在龍床前的張玄福外,坐在殿中靠椅上的幾位上了年紀的大臣具是目光凌厲地盯著冷晴,一副恨不得將冷晴生吞活剝了的模樣。
但是,當那幾位大臣的視線落在冷晴懷中抱著的“玄光”寶劍上時,那幾位大臣的視線就變得複雜了起來凌厲中又帶上了憤恨、嫉恨等情緒……
當時的情景,冷晴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尷尬!
第六十二章 最後一程2
冷晴又不傻,單看殿中的形勢也知道她進來的時間不太和適宜,且看坐在殿內的那幾位上了年紀的大臣盯著她的視線如此不善……只怕那幾位大臣正和梁儒明商談什麼大事,卻被突然闖進內殿的她給打斷了……
又礙於梁儒明交代了給梁笙德驗屍一事不可外傳……
遂,冷晴當機立斷,十分明智地垂首並往後退步,準備退出憶舒殿內殿,在外殿等著梁儒明和那幾位朝中大臣將事情商談完了,冷晴再進來稟報她的事情。
然,冷晴才朝著殿門的方向後退了兩步,坐在龍床上,擁著一床明黃色被褥的梁儒明就輕輕地咳嗽了兩聲,然後,梁儒明十分淡定地出言道:“朕病體未愈,有些乏了,幾位愛卿暫且退下,待朕休息須臾再繼續商談立儲一事罷……”
梁儒明這一番話基本上就是個趕人的場面話,所以前半段話冷晴基本上是左耳進右耳就出了,但冷晴格外留心地記住了梁儒明話尾的那句“立儲”二字。
看來……這幾位朝中大臣今日進宮找梁儒明,是為了讓梁儒明再立一位儲君了……
雖說立儲一事事關江山社稷,正如同“國不可一日無君”一般重要……尤其是梁儒明如今年歲已長,前不久又大病一場……大梁的文武百官們希望梁儒明尚且健在時可以確立他們下一任君王的人選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要求……但……
如今梁笙德的靈柩還停放在太子府上不曾下葬,這些大臣就如此迫不及待地來找梁儒明立儲……呵呵……冷晴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替梁笙德不值,還是嘆息人性涼薄了……
估摸著梁儒明也是有些不耐煩跟那幾位大臣討論這“立儲”一事的,否則梁儒明也不會如此輕描淡寫地就讓那幾位大臣暫且退下了……當然了,也可能是梁儒明內心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梁笙德的死因……
當然了,重點不在於梁儒明讓那幾位大臣暫且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