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曷遲,去之速矣”,“心之憂矣,不期祿矣”等句正是他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左右,董仲舒以九十多歲的高齡老死家中,走完了既熱鬧又寂寞、既坎坷又平坦、既偉大又可悲的一生。
五
我之所以跳過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尊崇的聖人孔子,透過董仲舒來敘說儒教,是因為以我的一管之見,認為董仲舒在儒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要遠遠超過孔子。
此前我們已有所論,孔子並非原始儒學的創始人,他不過以增刪、編訂、整理經書為手段,將宗教性質的原創儒學改造為積極入世的世俗儒學。他奠定了我們今日所認識的儒學之根基,但也不過就是諸子百家中的一門學說而已。即使我們承認孔子為儒學的創始人,也不過如墨翟之於墨家,老子之於道家,韓非之於法家,惠施、公孫龍之於名家,鄒衍之於陰陽家而已。作為諸子百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儘管在本家學說中居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在相互爭鳴的百家中卻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突出與炫耀之處。如果不是將儒家定於一尊,儒學雖屬顯學,也比法、墨、道等家高明不到哪裡去。司馬談曾在《論六家要旨》中對重要的諸子學說之優劣做過一番相當客觀、頗有見地的分析比較: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強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從上可以看出,司馬談最為推崇的還是與時而化的道家。然而,最後卻是“博而寡要,勞而少功”的儒家佔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巢穴”,凌駕於其他各家之上,此中功績當數董仲舒一人。如果不是他的明確建議,漢武帝就是推崇儒家,也不會如局中人那般一下子就置對手於死地——凡與儒家相左的皆以行政手段全部罷黜,一個個“斬盡殺絕”。這樣的主意,只有互相攻訐、拆臺的對手才能想得出來。董仲舒說出了封建君主想說而無法形諸語言的內容,就那麼一眨眼的功夫,中國傳統文化兩千多年的命運就被一雙看不見的“上帝之手”決定了。要說儒家的有功之臣,除了“畢功於一役”的董仲舒外,還能找出第二個可以與之比肩的嗎?因此,王充說“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儒學的正宗、代表及落腳點就在董仲舒一人。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萬馬齊喑的始作俑者(10)
當然,封建帝王之所以在諸子百家中看重、選擇了儒家,也因儒家有利於他們的統治。對此,梁啟超在《中國古代學術思潮之演變》中寫道:“週末大家,是與孔並者,無逾老墨。然墨氏主平等,大不利於專制;老氏主放任,亦不利於干涉,與霸者所持之術,固已異矣;唯孔學則嚴等差,貴秩序……於帝王馭民最為適合,故霸者竊取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儒學在董仲舒之前還只能算是一門學問,而一旦定於一尊,就成了一種“教”。教者,唯有一套凝固的模式,而少有發展與創新,比如佛教、基督教、###教,它們的教義自誕生之日起就已明確,後人所能做的,就是誠惶誠恐地信奉。當然,為了適應時代,少量的改造也是有的,但萬變不離其宗,教旨的框架與規範是怎麼也突破不了的。人們之所以將儒家、儒學稱為儒教,也在於它具有這種“萬變不離其宗”的“功能”。
董仲舒對儒家的功勞似有兩件,一是向漢武帝提建議,另一件便是將一輩子的心血耗於春秋公羊學的研究之上,並用它對儒家的學說加以改造。孔子的第一次改造使得原始儒學成為世俗儒學,而董仲舒的第二次大的改造則更是使它由早期的形而上“淪落”為統治者的一門地地道道的“馭民”工具——政治儒教。
董仲舒改造後的政治儒教影響了漢代及以後的政治、倫理、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內容,改變了我們腳下這塊賴以生存的土壤,在此不得不略加闡述:
一、天人感應。這是董仲舒以陰陽五行原理為基礎構建的一套宇宙模式論,他認為,天地之間充滿著陰陽和五行之氣,人生活在地面,與天隔著一層氣,氣是天和人的中介,人與天正是透過陰陽與五行之氣進行精神層面的交流,相互感應,息息相通。天有所變,人有所感,只要細心體會,就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