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死竟如此潦草。
總結一下,造成楊廣之死的客觀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窮兵黷武,導致士兵疲憊,百姓貧窮。
二是建設過度,進一步疲憊軍民。
前面從王霸之道的角度討論過主觀原因,此處再從性格的角度予以補充。
楊廣性格最主要的缺陷是什麼?自大。
該缺陷導致了三大惡果:
一、習慣看到事前利益,而容易忽略事後風險(總覺得自己能夠控制)。行戰事、抓建設本身沒有錯,但不能過度(過猶不及)。楊廣明顯只見其利不見其害,從而導致最終結果與期望背道而馳。
二、因為自大,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導致剛愎自用,聽不進不同意見(認為別人水平都比自己臭),同時嫉賢妒能,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厲害。這使得他一再錯過可以糾正錯誤的建議和人才。
三、過度自信的人在遭遇巨大打擊後,往往會陷於一種自相矛盾的精神分裂狀態。一方面,他仍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帶來挫折的現實是錯的(體現於他一再殺死說形勢不好的人)。另一方面,在無法逃避的現實面前,他搞不清楚錯在哪裡,又容易對自己全盤否定,失去面對困難的勇氣(這體現在他後期對事情的消極應對上)。也就是說,他一會兒認為自己全對,現實全錯;一會兒又認為現實全對,自己全錯。他左右搖擺,兩頭走極端,這種狀態其實已接近精神分裂。
這三大惡果導致中原局勢失控,楊廣無意也無力西歸。
這些又引起了中原籍人士的憤怒和絕望,在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很多人選擇了逃亡。
司馬德戡出現後,逃亡產生了兩個新特徵:一是具有了更為嚴密的組織性,二是有許多高層管理人員參與。
兩大新特徵使得逃亡集團開始具備破壞力,這就為宇文集團的政治投機提供了條件:他們利用了這股力量,使他們的矛頭轉向楊廣。
此為造成煬帝之死的直接原因。
雖然楊廣的確罪大惡極,但歷史對宇文集團的評價一向很低。為什麼?
其一、這夥人基本都是靠拍煬帝馬屁上去的,大多為其親信。天下亂局,這些人也有責任。
其二、這夥人殺煬帝的目的並非為了人民,而是為了私慾。
從此角度講,殞於親信之手的煬帝又多少有些死不瞑目。
6、後記
煬帝之死,標誌著隋王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結束(儘管洛陽還在苟延殘喘)。
在舊時代緩緩謝幕的同時,一個令人振奮的新時代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