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與人相處這一南南的弱項,並沒有根本得到改變。下一章《家庭教育的反思》裡我們還將提到。過了兩年,南南上小學四年級時,去內蒙海拉爾,與大她幾歲的一個大哥哥又處不好關係,而且弄得眾人皆知。
我們也有不冷靜的時候。當時,我看在眼裡,也很生氣,曾當著眾人的面兇了南南一通。那一次,我對南南的批評很嚴厲,而且有些話說的很重。但南南並不顧及那麼多,只認為自己是對的。也許正是如此,南南並沒接受。後來,我想想,意識到孩子沒有接受,可能是方法問題。因為此事,我和南南又談了幾次話。我改變談話方式,儘量心平氣和地跟她擺事實,講道理,使她慢慢地接受。不過,我們覺得,南南真正能夠很好地與人相處,是在少兒班學的,少兒班老師的言傳身教,以及班裡組織的一系列活動,都是潛移默化地教孩子們如何與人很好相處。後來,南南上高三,還幫助協調同宿舍倆同學的關係。
少兒班第三年時,班裡開始發展團員了。南南迴來跟我們說,老師勸她寫入團申請書,有的同學也寫了,快要發展入團了,但她覺得沒什麼意思,不想寫。週末回家,我們都勸南南寫,但南南一時半會兒想不通。我們耐心地跟她說,共青團是優秀青年的組織,是共產黨的後備力量,作為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應該加入。但南南覺得學習第一,入不入沒什麼關係。我們又進一步跟她說,眼看著你就要上大學了,大學裡別的同學都比你大好幾歲,他們基本上都是團員,有的甚至入了黨。而且,在大學裡,許多活動是以團組織的形式組織的,如果你不是團員,你就不能參加集體活動,顯得很孤立。和同學無形當中形成一道牆,有一種隔閡,這沒必要吧?而且,你若不是團員,同學們可能會猜測你有什麼問題,人人在背後議論你,你總不願意吧?我還舉例說,大學時班裡有個女同學就不是團員,同學們就在背後議論紛紛,猜測了多種原因。因為當時能夠進入名牌大學的學生,一般都很優秀,都應該是團員,不是團員的同學就成了另類。透過這幾層分析,南南不再那麼堅決,但思想上也並未真正想通。
少兒班第四年下學期,還有兩三個月就要高考了,有個週末,南南迴家輕描淡寫地跟我們說,我入團了啊。我們大吃一驚:你不是沒寫申請嗎?她說:我頭天寫,老師第二天就發展我了。看來,老師早就把她列入發展物件,只是她自己思想上大大滯後了。同學的榜樣作用和老師的幫助教育肯定起了主導作用。當然,我們極力勸她入團,也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我們覺得,沒有強迫她入團,是我們比較成功的一次思想教育,跟她講道理,講入與不入的差別,可能對她有所觸動。還是那個道理:跟孩子講清道理,比強迫他做什麼事情效果好得多。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2)
進入大學後,班裡已有幾個黨員,其中比她僅大一歲多的同宿舍好友也居然才17歲就入了黨,她要發展南南入黨,但南南還沒想好。我們也順其自然,不要求她非入不可。
(2)給孩子更多自主權
不要訓斥、打罵,也不要事事替孩子做主;給孩子更多自主權
不要違背孩子意願,做孩子不願做的事
不偷看孩子日記
時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跟孩子處不好關係,很有感觸。有個女生都上大三大四了,上的也是名校,但與母親關係極為緊張。有時兩人的矛盾升級,不能化解,必須由父親出面來解決。有時父親出差在外,電話都追過來,要讓父親從中調停。女兒說女兒的道理,媽媽說媽媽的道理。弄得父親在中間很是為難,直是頭痛。
我們覺得,孩子和母親可能都有問題,但問題主要出在家長,因為孩子畢竟還小,儘管也快20歲甚至過了20歲,但畢竟不成熟,而且與母親的矛盾肯定不是一兩天,應該是長期形成的,以至積重難返,積弊難消。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我們不好冒然打聽她們母女到底是怎麼了,但我們可以猜想出如下原因:母親對女兒不理解,限制太多,這不讓做,那不讓做,或者非要讓她做不願做的。其實,我們女兒南南青春期的那段時間也很“衝”,跟我們說話總是彆扭,有時說話還特別噎人,氣人。每當這時,我們就不理她,不跟她較真,雙方就不會形成對立。現在終於度過了那段危險期。上大學後,南南不願回家,我們也知道有時並非因為功課忙,而是覺得在家裡不如在學校自在,就不要求她回家。我們充分理解她,也相信她能夠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除了給她提供生活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