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嗎?”16歲的她幾乎每天都要上網,在她的網路圈子裡,這句話已成為朋友間的 暗號和彼此的問候語。在家人看來,她其實是個性格開朗的女孩,是家裡的獨生女,在旁人看來她應該特別幸 福才對。然而她最好的“朋友”就是部落格和日記。

由於升學和就業的壓力,學校不停地向學生灌輸“競爭意識”,學生、家長也對考試排名、班幹部競選等 極為看重,甚至是彼此防備。

“我抬起頭,看見所有人都在瘋狂地學習,轉過頭想和別人說話,四周沒有一個人理我,同學們都憋著勁 兒互相拼名次。回到家,媽媽拿著新買的習題,告訴我幾天之內必須完成。”一個初中女孩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用凌亂的字跡寫道,“誰能救救我!”

然而,由於對“孤獨”的看法不同,不少父母並不能理解孩子們內心的渴望,這導致兩代人的交流減少, 甚至形成更大的鴻溝。其實每個孩子在內心中都會期待和家長交流。但是,如果溝通的方式和渠道出現問題, 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覺得迷茫、害怕,進而產生心理上的疾病。

青春期,是孩子向成人轉變的過度階段。在這個階段,有關自己和社會的各種資訊紛至沓來,需要他們經 過不斷地思考,最後確定自己的生活目標。在這個過程的一開始,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 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社會賦予他們的角色一下子增多了:不僅要作為子女,還要當學生;在同學中想成為 被人接納和喜愛的人;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在不同的環境中“扮演”好相應的角色,對於孩子來 說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可是他們又想表現得獨立和成熟,於是一方面特別需要和別人探討和交流,一方面 又不願意敞開心扉。

所以,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說:“沒有誰比青年人從他們孤獨小房裡,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 了,沒有誰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觸和理解外部世界了。”這種孤獨感正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 種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生活經驗的豐富和自我探索的深入,他們會逐漸獲得一種熟悉自己、對自己有 信心、有把握的感覺。那時,他們就既能夠獨立思考,也會樂於與人交流了。

作為家長,當我們看到孩子陷入孤獨之中時,既不要無意義地嘆氣也不要進行嚴厲的責罵,而是應該幫助 他們儘快走出孤獨。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消除孤獨,走出自卑的泥潭呢?

1。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你可以告訴孩子,自卑如同作繭自縛,不衝破自卑這層繭,就難以走出孤獨的 沼澤。一個人只有充分相信自己;才能使別人相信你。只有鑽了出自織的繭;才能克服孤獨的產生。

2。鼓勵他們多與外界交流。獨自生活並不意味著與世隔絕,雖然客觀上與外界交流造成困難,但依然可以 透過某些方式達到交流的目的。與朋友的交往和聯絡,不應該只是在你感到孤獨時,要知道,別人也和你一樣 ,需要並能體會到友誼的溫暖。

3。“忘我”地與人交往。與人們相處時感到的孤獨,有時會超過一個人獨處時的十倍。這是因為你和周圍 的人格格不入。在與他人相處時,無論是什麼樣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並設法為他人做點什麼,你應 該懂得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會溫暖你自己。

作為青春期的孩子,你也應該明白,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地體驗到孤獨感的存在。有孤獨感並不 可怕。但是這種心理得不到恰當的疏導或解脫而發展成為習慣,就會變得性情孤僻古怪,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變 成孤獨症,這就需要心理醫生的治療了。

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應更多地學會與他人交往,消除在成長過程中的孤獨 和煩惱。

幫孩子度過“心理斷乳期”

青春期的孩子從表面上看,雖然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但由於他們的心理和生理並不是真正的達到了成 熟的狀態。所以,處於這階段的孩子情感起伏非常大、難於駕馭。他們有了喜怒哀樂,不但不願向父母吐露, 還要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如果父母處置不當,如對孩子的表現刨根問底,妄加指責或是漠不關心都會增強他 們的反抗情緒。是以,也有人把這一階段,稱為孩子的“心理斷乳期”。

一位家長曾經這樣向我訴苦:“我的孩子今年14歲了,在初中二年級讀書,在小學時是非常聽話的孩子, 上初中後完全變了,無論做何事需要自己拿主意,讓他好好學習,他偏看武俠小說或打電子遊戲機,有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