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插一腳,旁人不願的不敢,敢的不願,也就隨這兩位公公折騰去了。
於是在楊公公、梁公公的英明領導、溫馨關懷、辛勤斡旋下,西夏與大宋的和約成功地簽署了。得到這一好訊息的徽宗在百忙中親自接見了察哥,雙方在親切友好的氣氛**同回憶了兩國地久天長的兄弟友誼,然後察哥在醉中義不容辭見義勇為兄弟義氣捨生取義地說出了一句胡話——兩國是一衣帶土的兄弟之邦,西夏軍願意接受僱傭,助大宋攻剿逆賊西門慶。
這一言正好提醒了宋朝君臣——對呀!西賊素來重利,只消多給他們銀錢絹帛,把他們弄來跟梁山西門慶打生打死,豈不是現成的驅虎吞狼之道?
察哥故意胡言亂語,卻引得宋朝君臣起了貪心,動了痴念,從此生出多少事來。有分教:
欲擒故縱情實狡,驅虎吞狼智何愚。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九三章 廷議
徽宗自當日失言之後,正愁變不出閻羅大王、五道將軍率領十萬天兵天將來給自己助陣圓夢,沒想到就有西夏這個冤大頭碰上門來!兩眼放光之下,徽宗向愛卿蔡攸丟個眼色。
蔡京死後,蔡攸滿以為就該輪到自己上相了,沒想到徽宗提拔了自家的舅子鄭居中為相,蔡攸只好為其副貳。蔡攸年輕氣盛火力壯,哪裡肯屈居人下?可想要上位就得立功,立大功,蔡攸自己又沒有一口水平吞梁山三十萬大軍的肚量,只好每天燒香祈禱,盼鄭居中早死。
現在天賜良機,如果能把西夏出兵的事情攛掇成了,功勞豈不是大大的有?那時想辦法將鄭居中坑下去,妥妥的就該自己人前顯貴、傲裡奪尊了!
於是蔡攸接到官家的指示後,抖擻精神,第二天天剛矇矇亮,他就上金亭驛館拜見察哥去了:“晉王千歲,昨日筵上所言可當真?”
察哥便故意含糊道:“小王量淺,昨日縱然說了些什麼,也是醉後胡言,作不得準。”
蔡攸心中燃燒著進取的火焰,表面上卻是雲淡風輕,拉了察哥只問些西夏的風土人情。說到西夏土地貧瘠,百業不振的困局時,蔡攸便道:“貴我兩國既已停戰,便是兄弟之邦,兄弟有難,合當援助——正好我大宋境內有巨寇西門慶作亂,吾皇願加一倍歲幣,僱傭貴軍入宋助剿,如此一來,我得臂助,君開財源,豈不是兩全其美?”
察哥便搖手道:“軍馬調動入異國,這是何等大事?若無我皇兄作主,萬萬行不得!”
蔡攸鼓動如簧之舌,許下了諸般明裡暗裡的好處,察哥終於意動,躊躇道:“若要我幫著勸說皇兄出兵,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這價錢……”
聽到事情有門兒,蔡攸喜上眉梢,於是大包大攬:“晉王千歲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包管貴國君臣滿意!”
察哥便道:“我皇兄是一國之主,歲幣什麼的,打動不了他。若貴國真有誠意,須割邊境土地,我必出兵!”
蔡攸聽後呆了半晌,方道:“茲事體大,我卻不敢做主,須稟明我主萬歲聖裁。”說著勿勿告辭,去見徽宗商議。
君臣兩個秘密計較了兩日,期間也徵詢了楊戩、梁師成、王黼、鄭居中等重臣的意見,這些人都收了西夏的土特產,除鄭居中唯唯諾諾沒個準話外,其它人都是唯徽宗馬首是瞻的。君臣一心,終於拍板定案,於是召開朝會,與百官廷議。
徽宗先引言道:“如今梁山猖獗,兵圍汴梁,大宋國威,蕩然無存,卻不知哪家文武,有神機妙算,與本道君做解憂之杜康?”連問三聲,並無一人能應。
這一下情何以堪!徽宗便作色道:“朝廷養士百年,值此存亡之際,卻無一人為本道君出力,要爾等何用?”群臣皆慚愧惶懼,莫敢仰視。
蔡攸見火候已足,急忙出班跪倒,大聲道:“我主萬歲,微臣有言上奏!”
徽宗做餘怒未消狀,點手喝道:“講!”旁觀者見了,無不為蔡學士捏一把冷汗。
蔡攸卻是不慌不忙,侃侃言道:“梁山雖然圍城,但上有我主聖明,中有百官忠義,下有軍民一心,汴梁城實有金城湯池之固。但城不可獨守,須有勤王之師外援,方能裡外夾攻,克賊破敵。”
徽宗便道:“這不廢話嗎?這幾日軍情報道,有幾隊好不容易來勤王的人馬,都被梁山西門慶打散了,還有何處兵馬,可為外援?”
蔡攸便道:“我主天威浩蕩,感懷遠人,致使西夏束手歸心,望東而拜,夏主乾順遂派弟察哥,來我大宋獻款求和,如今和約已成,正好集聚邊境悍勇人馬,回師攻剿梁山,必能一鼓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