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之美在裡面。我跟同學們說,這句詩也是中學生活的寫照。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苦盡甘來的過程,如果你更多地感受到學業的艱苦,正說明你的“苦”吃得還不夠,還沒有到“甘”來的境界。所以,同學們在學數學的時候,除了長知識,還能夠享受美感,能夠明白許多道理。
學生聽這樣一節數學課,相當於開啟一扇窗戶,洞悉外面的天地,甚至能夠看見樹木漸漸變綠,看見河流變成大海。於是他就自願地投入其中,其樂融融。有些學生學別的科目感到疲勞了,甚至會去做點兒數學題放鬆放鬆。
我的興趣教學會不會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實際情況是,在2002年,我的學生中:有12位同學獲全國數###賽一等獎,佔北京市一等獎人數的三分之一;一位同學獲北京市高考數學狀元;12班劉翀、楊遠同學代表中國學生,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國際英特爾大賽。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學習方法:適合你的才是好的
一個學生,怎麼提高學習效率?關鍵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技巧。我教的何煦同學原來成績一般,但後來透過一套合理的方法,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後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學院。那麼他的方法又是什麼呢?這位同學說:
入班之初,同學暴強,書本暴難,為了不得倒數第一,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學習。期中小試,竟年級50名。大喜過望之後,我就懶散起來,每次大考掉XX名(不是平均)。高二下學期,漸漸明白了上大學的重要性,開始學習改革,千方百計提高學習效率:
1。嘗試記筆記。預習當天科目,複習難記內容,反覆進行練習,以加深記憶;
2。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比如自己去書店挑書或主動到老師辦公室找老師;
3。受同學影響,開始致力於調節狀態和心情,千方百計提高做任何事(包括玩和睡覺)的效率;
4。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學習動力;
5。即使會浪費一些時間,也要多思考和嘗試新的學習方法與思路。
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才最有效率?我說:適合你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說,你需要了解別人的學習方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在別人方法的啟發下,量身定製成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會產生最大的效應。
我教的這麼多學生中,每個同學的做法,都有所不同。比如,一位同學在談到“知識網路圖”這種方法的時候,就這樣說:“我主張把各科知識點分類整理,做成圖表。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網路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並掌握這樣的圖表,就能理清各種知識點的縱橫關係,就能拓展思維,掌握具體方法和技巧,明確所學內容。”
可是,同班的另一位同學,方法就有所不同。這另一位同學對於整理知識網路,他的做法是,用腦而不是用手。這位同學說:“我沒有這麼勤快,我仗著腦子好使,從來都將知識在大腦裡整理。我覺得動筆記東西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寫在紙上的東西保留了‘資訊’的形式,有一部分無法完全記憶,總要回到紙上來現找,費時費力,形成所謂對筆記的依賴。”
那麼,你認為這兩位同學,誰的做法更可取呢?多數學習好的同學都認為:別人的方法,你可以借鑑和參考,但決不要克隆和複製。因為每個同學自身情況不同,對學科掌握的程度不同,所以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每個人也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習方法,切不可邯鄲學步。學習方法多種多樣,你且不可因為看了某個文章,而放棄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重要的是,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方法對了,效率就來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聽我“忽悠”你一把
學習是有技巧的。不信,聽我“忽悠”你一把。
我外出講座,跟家長同學講:高考前,我給同學輔導2個小時,多數同學的數學成績能提高20分!我說這話你信不信?是不是覺得我在忽悠你?
我告訴你怎麼做。首先,我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談。我先把上年高考題擺在這個學生跟前,一道一道跟他過,然後搞清楚他哪些題是有把握的?哪些題是可以透過努力有把握的?哪些是根本沒有把握的?然後,先把那些根本沒有把握的題目砍掉,告訴他這是防不勝防的題目,要放棄掉。然後,專項去攻那些透過努力可以拿分的題。我跟他這樣一講,他就覺得問題很簡單了,數學也很簡單了。
這樣在考前,他方向一明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