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的人,這個報童出身的人,視工作為快樂,發明了燈泡、電話等一千多個專利產品,改變了我們世人的生活。

數學課可以是愉悅的過程

學生學習興趣,靠學生自覺養成,而老師更是責無旁貸。

我在臨沂師範學院讀書期間,遇上好幾位優秀教師,他們把那個數學課講得興味盎然,對我以後教學生涯的影響很大。

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我們《教材教法》的老師,叫楊燕軍。楊老師有才華,有責任心,也很有水平,講課全情投入,非常具有感染力。《教材教法》在學校裡是很不受重視的一門學科,但是學生只要聽他的講課,那真是如痴如醉。在他的課堂上,氣氛非常寬鬆,同學們經常被逗得哈哈大笑。

記得有一次,我們同學聽說楊老師在講師評定中落選,大家都感到很氣憤,情緒也很激動,紛紛要去找學校領導鳴不平,並以全班名義給校長寫了一封信,在全校引起震動。學校充分考慮了學生的願望,又給他評上了。後來這位老師成了臨沂師範學院的院長。

再一位老師是教高等代數的綦敦玉老師。綦老師講數學如同講故事,就那麼輕鬆。他把一些深奧的數學知識用普普通通的語言講來,簡直樸實得掉渣,但許多抽象的概念、複雜的推理,他能夠用非常生動而簡單的語言,給你一語道破。

給我印象特別深的還有一位是教數學分析的杜彪老師。他的談吐,他的板書,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非常的瀟灑,流露出掩蓋不住的才華。

這三位老師就是我的榜樣。我汲取了他們身上的風格,融合在自己身上,並形成自己的風格,努力讓自己也變成一個受學生喜歡的老師,變成一個能夠引導和激發學生興趣的老師。

“尊其師,則信其道”,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對於授課是下了工夫的。我總是力爭把我的數學課當作學生一天課的亮點、興奮點。

我上課不帶課本。我要求自己備課充分,對所教數學內容爛熟於胸。我走上講臺,手執一根粉筆,卻能把課講得條理分明,栩栩如生,而學生們都是睜大眼睛聽完一整堂課。而且我在上課時,不時來點兒小幽默,同學都感到挺愉快。什麼叫幽默?幽默就是剩餘的智慧。確實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連課都沒備好,緊張得不得了,他能幽默起來嗎?只有把課的內容爛熟於心,胸有成竹的時候,才可以來點兒幽默呢。

如果學生上課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意興闌珊,我不怨學生。我在班裡或是在外面講課,只要學生有睡覺的,或者有不聽的,我就會說,這不能怨你們,只能說我的講課,給你們起到一個催眠術的作用。說明我講的課沒有抓住你,沒有吸引你,責任是在我老師的身上。而你的這個行為,也使我不得不反思,所以要謝謝你給我敲響了警鐘。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而我喜歡活躍的課堂氛圍,同學們當然也喜歡這種課堂氛圍。12班有個學生叫陳遠(在校時擔任人大附中古典音樂社社長),後來去了英國牛津大學。在牛津,他還會回憶起12班上課的活躍情景。陳遠同學說:

在OXFORD(牛津大學)的住所中,我常常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電腦中12班的照片。熱情,智慧,勤奮,創新,歡樂,寬容,禮貌,活力——12班方方面面的特點在我心中一一浮現。我在12班中度過了最有青春活力的時光。難忘課堂上,同學與老師或爭論或調侃或“挑釁”的活躍場面;難忘中午班中雞犬不寧的打鬧聲與朗朗的讀書聲的遙相呼應;難忘下午第一節課,全班睡倒一片時老師的無奈;難忘考場上統練中,全班同學揮汗拼搏的身影;難忘行星英語課上,男生們一同犯壞的默契……對我而言,在12班的日子將必定成為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時期。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數學課可以是美的過程

我在大學學的是數學專業,又教了20多年的數學。我理解美學是基於數學的,數學能夠體現一種對稱與和諧之美,一種邏輯之美。這種美是震撼人心的,跌宕起伏,峰迴路轉,那種美確實是令人歎為觀止。

我喜歡詩詞,上數學課的時候,總是尋找一些詩情畫意的東西。

比如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詩,很美吧?你怎麼理解這種美?這在數學上是太常見了,在你解題解得山窮水盡的時候,忽然茅塞頓開,體驗一種頓悟的感覺,這就是那兩句詩的意境啊!

還有一句詩叫做:“淘盡黃沙始到金,苦到盡頭方知甜。”這是詩的境界,也是數學的境界,還有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