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圖片去認識它們。金匱的數量,在明代只有19具。就是說國家的檔案館裡,只有19個箱子。到清末,已經達到了152具。直到今天,金匱依然是這個數量,作為國家最重要的文物,一直收藏在皇史。
##買櫝還珠
有一個很熟的成語,買櫝還珠。說的是有人不怎麼識貨,留下次要的東西,反而把好東西還給人家。原文如下:“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燻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韓非子》)
我們在講椅具的時候,講過玫瑰椅。玫瑰早期就是玉器的名字,形容美玉。“玫瑰”兩個字都是斜玉旁,還有珊瑚、琥珀、玻璃等等,早期這些稱謂都跟玉有關,跟它的質感有關。所以,這裡說“飾以玫瑰”,是指在盒子上面鑲上漂亮的玉。在這裡要注意到一點,原文中“為木蘭之櫃”、“買其櫝而還其珠”,“櫃”和“櫝”同時出現,明確表明是一種器物。
和發跡
《論語》中還有一個關於盒子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跟和發跡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劉寶瑞先生的相聲裡有這段。故事說的是和如何引起皇上的重視。
這段故事發生在和當侍衛的時候。侍衛很容易升官,因為老跟在皇上身邊,就看誰聰明。有一天乾隆皇帝出行,在轎子裡閱讀邊關急送的報告,日理萬機啊!報告中說有一個犯人逃跑了,皇上多少有點兒生氣,順嘴說了一句《論語》中的話:“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歟?”意思是:兇猛的動物逃出了籠子,精美的寶貝毀在盒子中,是誰的過錯呢?當時所有的侍衛都聽不懂,很詫異,大家面面相覷,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時和回答了一句:“爺謂典守者不能辭其責耳。” 意思就是說:看守的人難辭其咎。皇上一聽,很高興,就問:“你讀過《論語》嗎?”和說:“我讀過。”就這樣,和跟皇上對上話了,從此發跡。這段故事被記錄在清人陳康祺的《郎潛紀聞》裡。
宋代以後,櫃和匣就分得越來越清楚了。宋人戴侗在《六書故》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今通以藏器之大者為櫃,次為匣,小為櫝。”他是按尺寸分,大一點兒的是櫃子,小一點兒的是匣,再小一點兒的就是櫝。櫃、箱、匣、櫝,在早期是非常重要的儲物用具。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科技座標,就是容器的發明。我們喝水要拿杯子,吃飯要拿碗,甚至洗個盆浴都要有澡盆,對吧?
而文字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一開始不太明確,比如剛才說的櫃、箱、匣、櫝,區分比較混亂。但是隨著文明向前進展,名詞的作用就逐漸顯露出來。比如今天的櫃和箱,指向就很明確。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冰箱與冰櫃
中國人的概念中,櫃要有門,箱要有蓋。上開蓋為箱,橫拉門為櫃。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的電冰箱是橫拉門,它為什麼叫電冰“箱”呢?答案跟我們的文物有關。我國曆史上有冰箱,它出現時是箱形,上開蓋,因此叫“冰箱”,非常明確。
電冰箱是1929年發明的,上世紀30年代進入中國。中國人就覺得這有什麼新鮮的?我們也有冰箱,不就是插上電的“冰箱”嗎?因此,電冰箱進入中國的時候,就順著中國的古代稱謂,加了一個“電”字。這就是電冰箱名字的來歷。如果古代沒有冰箱,那麼電冰箱進入中國時,一定會叫“電冰櫃”。但問題又出現了,我們現在有冰櫃啊,冰櫃反而是上開蓋。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電冰箱出現在前,名字被佔了。冰櫃出現時,只能被迫叫成電冰櫃。中國語言非常嚴謹,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發生改變。冰箱和冰櫃就是特例。南方人很有意思,還有點兒不甘心,所以管冰箱也叫“雪櫃”。我們有時候到廣州去,可以聽到人家不叫冰箱,叫雪櫃。但是說起來這種稱謂非常準確,符合我們對箱與櫃的定義。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古代的冰箱
過去使用冰箱,夏天哪兒來的冰呢?以前叫“窖冰”,就是挖一個冰窖,得挖到地下10米左右。冬天冰凍三尺時,把冰採下來,裁成一塊一塊如同方磚似的,我印象裡有30公分厚,三尺見方。然後把冰全部運到冰窖裡,儲藏起來。在北京護城河、北海、後海,每到冬天都有人窖冰。現在北京還有冰窖衚衕。到了夏天,就開始賣冰了。冰拿出來以後,每個人都特別高興,摸一摸光滑的冰,很舒服。
要知道,以前沒有空調,個別人家裡才有電扇。一到炎熱的夏天,暑熱難耐時,冰對人的誘惑非常大。有錢人家裡買冰,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