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idsap半島技術培訓中心會提供多種機會來幫助你獲得職業技藝。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當孩子不能有效表達時(1)

2005年5月3日 星期二

在我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一直為低年級學生的能力檢測而苦惱。今天下午,與數學?科學與技術系蘇珊女士的約談,使我茅塞頓開。

蘇珊女士是研究教師培訓效果的專家,近年來她把評估教師培訓質量的方法用到了對孩子學習效果的研究上,讓孩子們透過畫圖畫的方式展示他們對一些事物的理解,獨闢蹊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她曾經多次到過中國,而且她的弟弟還抱養了一個南京的小女孩,現在已經12歲了。也因為這個,她對中國有很好的印象。在桑代克教學樓的三層會議室裡,她首先向我展示了參與這項實驗的部分學生畫的圖畫。

這是一些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年齡都在10歲左右。實驗主要檢測的是他們對網際網路的認知狀況。在實驗開始前,蘇珊女士首先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畫一個網路圖畫”,也就是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網路, 然後再對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知識與使用的培訓。在一年之中,她先後五次要學生畫同樣要求的網路圖畫。結果,她發現,“孩子們一年中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從她的研究報告中附錄的網路圖畫中可以看出,一個10歲的孩子,在培訓前畫的網路圖,竟然只是一臺螢幕空白的電腦。經過兩個月的培訓,第二次的畫在螢幕上有了一些簡單的圖示,其中一位孩子還畫上了一個小娃娃;四個月後,一位孩子竟在螢幕上畫出了一個網址,並填上了“Loading”(載入中)的字樣;第四次畫的時候,一位學生已經把他開始使用的“Google”網站很清晰、很準確地畫出來了;第五次繪出的則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網路路線圖。很明顯,學生對網際網路的認知在不斷加深,而且畫出來的圖畫也越來越抽象,越來越接近網際網路的內涵。

蘇珊女士還匠心獨運,在臺灣做了同樣的實驗,並且把紐約與臺北同年齡孩子畫的網際網路圖畫作了比較。她發現,紐約的孩子對網際網路的理解更多的是遊戲和購物,比如,一個小男孩乾脆在螢幕上僅僅畫了一家美國超市“GAP”的標誌;而臺北的孩子則更多地把網際網路當成傳送賀卡的工具,大多數孩子在電腦螢幕上畫的全是大大小小的賀卡,另有兩位小朋友畫的是電腦休眠的情景,其中一位小朋友還在螢幕上寫了一句嚇人的話:“不許動,誰動就砍腦袋。”蘇珊女士說,我猜想,可能家長還不允許他們擺弄電腦,孩子們眼裡看到的電腦,往往是家長離開電腦後休眠狀態的螢幕。

蘇姍女士慢條斯理地說,這樣的評估方式是非常有意義的。在孩子這個特定的年齡,你要讓他說出或者寫出自己的認識往往非常困難,而透過他畫出自己大腦裡的影象,你卻能分析出他們的思維水平,這不是一般的評估方式可以做到的。

當孩子不能有效表達時(2)

我曾經參加過一些學校的辦學水平評估工作,發現我們所設計的評估工具存在很大的問題,孩子們可以很容易地隱藏事實真相,甚至可以在別人的慫恿下弄虛作假。我到一個省份督查課程改革進展情況時,曾經使用過一些專家設計好的評估工具,發現這些工具實在是幼稚可笑。譬如,向學生髮的問卷有這樣一些問題:“你們學校體育課開設是否正常?”“你們學校老師是否熱愛學生?”“學校課外生活是否生動活潑?”等等。結果,不管到哪一所學校,學生的答案千篇一律、一好百好。後來,一位被督查學校的女學生在給我的郵件中說:“督導座談會之前老師就召集我們開會了,言外之意就是要我們往好的方面說。”但是,當我在座談會上要孩子們寫一段文字,描繪自己的一位老師,而且能被在場的同班同學所指認時,我意外地發現,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孩子們筆下的老師竟然是那樣的不同。教師到底愛不愛學生,從孩子們對自己老師的描繪中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有位很有經驗的老教育工作者曾說,評判一所學校不用太多的指標,只要看一看校園裡老師們的眼神,孩子們的神采就差不多了。乍一聽,這話似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仔細想來,這卻遠比檢查一些計劃總結、表格數字更有說服力。

見我對她的研究很是欣賞,蘇珊女士高興地邀請我一同搞一些合作研究,希望我在中國的學校裡,也蒐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進行一些對比研究,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電子書 分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