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喜歡看書,但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網路小說,只是因為單純喜歡看書的感覺,我經常去學校附近的書店借小說看,什麼漫畫書,言情小說,偵探破案小說,志怪類小說,武俠小說等等。特別喜歡看武俠小說,金庸的古龍的梁羽生的基本都看過,好看的細細品味,不好看的一目十行。
工作後我還清楚的記得看的第一本網路小說是《鬼吹燈》,第二本是《氣御千年》,第三本是《凡人修仙傳》,之後對於仙俠類的小說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樣一晃也七八年過去了,在這些年裡我一直保持著閒時看網路小說這樣一個愛好,也看了無數的網路小說。大神的、撲街的;小白文、文青文;完結的,太監的;看了無數。
偶爾也會有提起筆寫一寫的衝動,可惜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沒有動筆。身為一個老讀者,我可以說對許多作者的網文套路非常熟悉,甚至我還曾經以參考其中數本仙俠小說的構架打了數次草稿。跟很多讀者轉為作者的原因相同,由於鬧書荒、看的不過癮等原因,於是想自己動手開始寫。而現在,由於生病的原因,工作也清閒了,終於下定決心開始寫網文了。
我之所以寫這樣一本書,是基於自己對武俠仙俠的喜愛,是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但武俠小說已經時過境遷,小說里人物不能飛天遁地,不能長生。還是修仙好!神仙呂洞賓有詩云:“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然飛過洞庭湖。”
這個世上有沒有神仙,我不知道,我也沒見過。不過祭祖掃墓,寄託哀思之時;生老病難有過不去的坎之時;都會希望那天上的祖先,法力無邊的神仙來庇護自己及家人!信之則有,不信,也毋妄之。不論信不信神仙,這已成為一種文化傳承,從未脫離過你我的生活。腳下的路都是人自己選擇的,人生的短暫讓你沒有後悔的機會。明天會怎樣,誰也不知道。希望是人走下去的動力,希望大了對失望也更多了一分恐慌,活在這個世間,不如意者十之。。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車旅行,旅途充滿了希望,夢想,挑戰,歡喜,悲傷,離別,你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下車。佛陀說,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無人可以逃脫。生命短暫,且行且珍惜!
扯遠了,迴歸正題。之所以取這個書名,其一是很多仙啊俠啊神啊的名字已經被人取爛了不想去重複,其二是最近正在看本道家的書,名字來源於神仙李道純所著《中和集》中的“道本至虛;至虛無體”。
全文大致如下:道本至虛,至虛無體,窮於無窮,始終無始。虛極化神,神變生氣,氣聚有形,一分為二。二則有感,感則有配,陰陽互交,乾坤定位,動靜不已,四象相系,健順推蕩,八卦茲系,運五行而有常,定四時而成歲。沖和化醇資始資生,在天則斡玄永珍,在地則長養群情,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莫有窮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錯綜隱顯相扶。原其始也,一切萬有未有不本乎氣,推其終也,一切萬物未有不變於形。是知萬物本一形氣也,形氣本一神也。神本至虛,道本至無,易在其中矣。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居中。自融自化,氣在其中矣。天地物之最巨,人於物之?靈,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變在其中矣。入之極也,中天地而立命,稟虛靈以成性,立命神在其中矣。命系乎氣,性系乎神。潛神於心,聚氣於身,道在其中矣。形化則有生,有生則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也。氣化則無生,無生故無死,不生不死神之常也。形化體地,氣化象天,形化有感,氣化自然。明達高士,全氣全神,千和萬合,自然成真。真中之真,玄之又玄,無質生質,是謂胎仙。欲造斯道,將奚所自,惟靜惟虛,胎仙可冀。虛則無礙,靜則無慾,虛極靜篤,觀化知復。動而主靜,實以抱虛,二理相須,靜與道俱。道者,神之主。神者,氣之主。氣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無生則形住,形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神住則無住,是名無住住。金液煉形,玉符保神,神形俱妙,與道合真。命寶凝矣,性珠明矣,元神靈矣,胎仙成矣,虛無自然之道畢矣,大哉!神也,其變化之本歟!
大意是無論失去什麼,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讓心境清淨,潔白,安靜。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路,在不通時,選擇拐彎,心,在不快時,選擇看淡;情,在漸遠時,就選擇隨意。誰會過問,我是否還在。我試圖忘記,那沒有你的記憶。我做不到的,掛在日記裡,慢慢賞析。
我來自虛無,也終將重歸虛無。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