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業也多多出現這樣的場面,這樣,原本股票籌碼不多的他們,可以借勢狠狠打壓。

卡羅琳公主想去看看越南農民的真實生活,卡羅琳公主跟著武南雲坐了趟大巴回農村“探親”。

來回6小時的車程,讓武南雲收穫頗豐——他從鄉下運來10袋香米,當時,這在河內的集市每袋被哄抬到萬盾(約合人民幣元)。

而卡羅琳見到了越南農民生活的真實一面。

66歲的吳庭會一年前才從鎮裡的氮肥廠退休,過起了“純農”生活。

卡羅琳來到他家時,吳庭會的妻子正在小院子裡脫谷,老式脫穀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女主人的臉上佈滿風霜,手腳被曬成黑褐色,劃痕道道。

主人家的院子,在靠近廳堂的柚子樹上搭著木鴿棚,院子正前方用籬笆圈起一小片地,種著豆角和各色蔬菜。進門右手是個水泥砌起的豬圈,再向前豎著幾株果樹。眼前這片豐富物產可以讓老兩口自給自足,在物價飛漲的今天,幾乎是個迷你農場,這似乎給人以特別的安全感。 。 想看書來

第七章 越南,就是你(3)

不過吳庭會告訴卡羅琳:“院子裡大部分的產物都是拿去鎮上賣錢的,平時只給自己留些蔬菜和稻穀。圈養的幾頭豬是我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年賣兩次,餵豬的淨收入有700萬盾(約合人民幣2912元)。

相比之下,我家720平方米的稻田,每年產谷500公斤,只能賣300萬盾(約合人民幣1248元)。這還是今年大米漲價(每斤谷6000盾,約合人民幣元)後的收入,去年每斤谷的價格僅4000盾(約合人民幣元)。”

“化肥和飼料今年都成倍漲價,為什麼只有穀子漲價有限制範圍?”吳庭會嘆口氣。今年越南農業廳規定普通穀子價格不得高於6000盾/斤,這30%~40%的漲幅和其他開支相比,確實顯得有很大差距。

卡羅琳內心笑而不語,糧食武器真的厲害。

她也知道越南農業廳的想法。

去年底到現在穀子漲價30%已經是極限。“如果再往上抬價,城裡的人都得吃不起大米了。”農業廳官員說,“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提高谷價,只要不超過政府給出的範圍就行。如果太高,糧食公司也不會接受。”

越南5年前取消了農業稅,水利稅也於2008年取消,越南政府希望藉此減輕嚴冬受災農民的負擔。

負擔減輕了,生活質量卻不見好轉。

令吳庭會等農民想不通的是,既然電視裡說“外國人花很多錢搶著買米”,為什麼谷價的漲幅還不如化肥、汽油和生活日用品?

“食物或者家裡的日用品是屬於工業方面的,糧食是農業的。農業漲價肯定比不過工業,生活會受一定影響。”

越南農業廳官員也很無奈。

為國家出口作出巨大貢獻的農民,卻嘗不到改革的甜頭。

卡羅琳內心冷笑,財狼會給你們甜頭嗎?

光靠賣谷並不能養活自己,這是許多村民的共識。

卡羅琳也注意到,從吳庭會一家來說,他的一子一女都已成家,兒子當兵,女兒在鎮上的工廠做工,老夫妻每月的開支僅需40萬盾。

儘管如此,農產品每年帶來的1000萬盾(約合人民幣4160元)收入仍然讓夫妻倆捉襟見肘,特別是遇到紅白喜事和其他額外的大筆開支。

幸虧吳庭會原先工作的氮肥廠每月給100萬盾(約合人民幣416元)退休金,二老還稍感寬裕。

卡羅琳發現,在他們村的400戶農民中,吳庭會一家居然算“中等生活水平”。

吳庭會家的客廳裡放著一張掛簾的四方木床,兩頭分別是舊沙發和木櫃。

家裡沒有電話,僅有的兩件電器是SONY電視和LG冰箱,雖說看上去像是五六年前的型號,品牌卻一如城裡人般講究。

吳庭會用手撥著斷柄的小茶杯,眼底略帶滿足,他笑著透過翻譯和卡羅琳交談。

吳家的兩層平房沒有刷塗料,木製門窗也極為粗糙,四方的結構更像中國農村的房舍,而河內典型的民居卻是窄門深屋的三層,有錢人家則有全套法式裝飾。

為了省錢,吳庭會和老伴已經把食品開銷降低到零,只吃些自家院子裡種的蔬菜瓜果,“平時不太吃肉,每年過春節才會殺頭豬。”家裡的儲蓄除了給兒子結婚,還要留一部分養老,對農民來說,醫療費“實在太貴了”。

“小病不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