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突然說了不去了,老侯爺一下子不明白了。看了太夫人只是笑了,徐徐道:“今天去看了文錦和書錦,見了我去了,都高興的不行。這兩個孩子,一向是葉姨娘帶的多,在我面前的少。
今天見了我,竟然象是接什麼神佛一樣。象是我去了,在婆家就有了偌大的面子。”太夫人手扶了膝,看了老侯爺,並沒有愧疚的神色,只是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我對這幾個孩子,象是虧欠了不少。”
老侯爺一聽就笑了,勸慰道:“夫人說哪裡的話來,夫人如果虧欠了,孩子們還會見了夫人就象接神佛。”老侯爺玩笑似的用了太夫人剛才的話。
太夫人聽了也笑了,繼續說自己想好的話:“嬋雲三個女兒有了身孕,因為住在京裡,我都接了來家裡自己看了;妙姐兒有了身孕,我也是自己眼前看了才放心;現在文錦、書錦有了喜信兒,我想我也應該接回家裡來住著。”
看了老侯爺要說話,太夫人阻止了他笑道:“我今天已經對親家都說過了,明兒就套車去接去。我也交待了葉姨娘去看了收拾房子了。所以妙姐兒那兒,我不去了。也該她自己操心看了帶了孩子。我是很想孫子,不是聽說明年要回來。明年不回來,明年我再去也不遲。”
老侯爺看了太夫人,當年千里奔波在戰場上相逢,那裡還是陌路人。夫妻這麼多年,彼此相知。就是為自己納了姨娘,老侯爺心裡愛戴的,也還只有太夫人一個。再說有了一個那麼能幹的兒子。
“哈哈,年紀大了總出遠門也不好。”老侯爺打了一個哈哈,對太夫人笑道:“不過我要是興致來了,我就自己騎了大騾子,帶了一個小小子去了。夫人可不要眼紅。”
太夫人聽了老侯爺打趣了自己,笑道:“隨老侯爺愛去哪裡,只要是事先告訴我一聲,好為你準備準備。”
當晚老侯爺歇在了太夫人房裡,夫妻絮絮談論了剛出生的閔小王爺和端慧小郡主。又說世子和毅將軍的趣事,正說得熱鬧。劉媽媽走了進來,看了正在說話,就笑了一下轉身欲走。
太夫人喊住了她,問了:“象是有話要說?”劉媽媽這才笑回了:“二夫人與二爺又爭執起來了,二夫人在房裡哭呢。象是為了二爺房裡的姨娘們先看了太醫的事情。。。。。。”
老侯爺明白了,忙道:“知道了。讓她們去鬧去吧。這是什麼大事情?”等劉媽媽出去了,才對太夫人道:“今兒張太醫來送賀禮,問我哪一位生病了,孟氏說讓明哥兒房裡人先看了,這有什麼值得鬧的。左右不是個看嘛,明天一起看,再加上輝哥兒房裡的,倒有六個人,還不擠的慌。”
太夫人也明白了,只是笑了一下,繼續和老侯爺在燭下說孫子的事情。
孟姨娘此時在自己房裡,也生氣了。看了太夫人天天想了孫子,想了京裡要是有孩子,就不會這樣想的慌。
想想太夫人還沒有這樣的規矩去,明哥兒媳婦又為了姨娘在她頭裡先看了太醫又要鬧了,孟姨娘是生氣了,三夫人就沒有鬧,這有什麼好鬧的。頭腦簡單,一向在太夫人羽翼下過慣了的孟姨娘想不明白,只能自己白生氣去。
妙姐兒生了孩子的信到了京裡,京裡的信再到了封地上,沈玉妙已經出了月子。看了身邊的兩個孩子白白嫩嫩的小臉,就覺得心裡是滿蕩蕩的幸福。
“你看了有這麼一會兒了,該給表哥看一會兒了吧。”朱宣在錦榻上坐了對面笑問了。夫妻兩個人只要對坐了,就把兩個孩子的小木床搬到了榻上,現在是離妙姐兒最近。
沈玉妙有些捨不得,對了朱宣笑道:“表哥你個頭高,也是能看到的。”伸一下頭就可以看得完全了。
朱宣看了妙姐兒對了那雕花木床只是手扶了輕輕的搖,笑道:“表哥也想放到身邊來看一會兒。兩個孩子,你都到你身邊去了,也分一個給表哥看一看。”
“好吧。”沈玉妙臉上揚漾了一個嬌麗的笑容,笑道:“端慧去陪了表哥。”看了表哥把木床放到了身邊,也是不錯眼睛的看了,過了一會兒還是笑了:“端慧睡著了倒是安穩,就是哭的時候最象你。”
有點兒不好意思的沈玉妙也覺得挺象,看了表哥只是看,繼續剛才兩個人的話題:“今年我們要進京的話,孩子們太小了可怎麼辦?”今天剛收到了京裡的來信。
而朱宣是早早地就有線報了,京裡四門上將軍換的都是自己軍中,皇上對自己聖眷就沒有差過。不過可想而得之,晉王在京裡不知道又弄了什麼,讓皇上大為猜疑了。
朱宣笑道:“今年不去,明年端慧和閔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