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9部分

,連夜從辛博至傑沙一線南下,往日軍第二梯隊左右兩翼運動,務必於二十九日晚六時前,完成戰役部署,三十日凌晨三時,對該部日軍發動攻擊,坦克第一、第二、第三旅,配屬在這個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二十四小時之內,必須結束戰鬥,孟密的戰鬥,由我親自指揮,唐秋生的蘇魯機動兵團之第一、第二、第三旅,配屬坦克第四、第五旅,對進至德剛一線的日軍第十七、第二十一師團,戰車第一旅團,騎兵第一聯隊,進行阻擊,防止其掉頭增援日軍第二梯隊,並相機殲滅該部日軍,這個戰場,由唐副師長指揮。”

“直屬兵團第八旅,蘇魯機動兵團第四、第五旅,坦克第六旅,火箭炮兵四個營,立即南下,趕至抹谷一線,擔任阻擊日軍主力的任務,於光涵之部隊,從即刻起,沿途側擊日軍主力部隊,遲滯其行軍速度,楚天的特戰支隊,破壞沿途的橋樑和交通要點,並負責清除日軍留駐各要點的小股部隊,遲滯日軍主力部隊行動的各旅,必須確保圍殲第二梯隊日軍所需要的時間,三十六個小時以上。”

唐秋離這個作戰計劃,德剛方向的唐秋生,和孟密方向的自己,壓力都不大,對於日軍來講,兵力和火力都處於絕對的優勢,唯獨抹谷一線的阻擊部隊,壓力是空前的,以正面阻擊部隊三個旅,側擊部隊五個旅,要想拖住日軍主力三十多萬人的行軍速度,對負責這個方向的指揮官,是個莫大的考驗。

用八個旅打援,已經是唐秋離所能動用的全部兵力,就連預備隊都沒有留,何況,對日軍第二梯隊的攻擊一開始,伊藤的主力日軍,必然會拼命的前來救援,如何以最小的傷亡,完成戰役要求,是對一個指揮官的指揮能力,對戰場形勢的判斷等綜合能力的一次考量。

這個指揮官的人選,不由得他不慎重,沉吟一下,他看著常風,說道:“常風,阻擊日軍主力部隊的任務,就由你來指揮八個旅的兵力完成吧,有把握嗎?還有,我會命令航空兵南方飛行第一、第二集團,全力配合你阻擊日軍主力。”

隨著唐秋離的一道道命令下達,常風的腦海裡面,已經逐漸的清晰了,師長這個作戰方案,看似冒險和衝動,可師長利用的,是伊藤這個戰術上的漏洞,主力與第二梯隊隔著一天的路程,就是這個時間差,讓師長抓住了機會。

歸納起來,師長的戰術,是掐頭、擾尾、中間一刀,如果殲滅了聯絡日軍先頭部隊和主力部隊的中間環節,那麼,先頭的兩個師團日軍,也是送到嘴裡的肉,從抹谷到密支那,六百多公里的路途,集中獨立師在緬北的所有部隊,可以堅持到馮繼武兵團和馬朝陽兵團的到來。

如此,即不用放棄密支那,又可擊退日軍對緬北的進攻,所有的不利因素都可以避免,常風為自己剛才對師長作戰計劃的反對,而感到自己的目光短淺,現在,師長又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在師長的心目中,常風還是原來那個常風。

“師長,常風能確保孟密戰役所需要的三十六個小時的時間,除非伊藤從我的屍體上踏過去!”常風擲地有聲的說道,臉上透著剛毅,這是保證,更是一個高階指揮官的出征宣言,一瞬間,他的血液竟然有沸騰的感覺,多日來的忐忑不安和患得患失,一掃而空。

唐秋離輕輕的拍了一下常風的肩膀,搖搖頭說道:“我不需要你這樣的保證,記住,阻擊戰有很多種打法,正面硬頂,是最簡答的一種,你可以利用從抹谷到孟密這八十多公里的距離,多做一些文章。”

隨著獨立師指揮部的一道道命令下達,各參戰部隊,立即往指定地點開進,兩支有著解不開血仇的部隊,就如同兩列開到極速的火車,迎面撞過來,必定會是一聲火花四濺的巨響。

到了六月二十九日上午,戰場的形勢又有所變化,日軍的先頭部隊,因為沒有受到任何阻擊和襲擾,推進的速度極快,到中午的時候,到達因育瓦,這裡,已經進入甘高山脈的邊緣地區,為了能與先頭部隊保持不變的聯絡。

日軍第二梯隊,也不得不加快推進的速度,如此一來,與主力部隊的距離,拉大到一天半的路程,至二十九日下午,日軍先頭部隊,已經推進至甘高山脈腹地的辛博一線,這是唐秋離為日軍原先準備的戰場,沒有等來伊藤,卻等來了兩個師團的日軍部隊。

根據戰場局勢的變化,唐秋離馬上命令南下的直屬兵團第一至第七旅,坦克第一至第三旅,改變在孟密圍殲中路日軍的計劃,在因育瓦一線設伏,這樣,就為南下的部隊,爭取到至少六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以做更充裕的準備。

唐秋離跟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