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艦隊依然以護航為主,陸續到達澳洲戰場的日軍兵力,已經超過一百萬人左右,但卻沒有投入到澳洲中部戰場上,總體來說,澳洲戰場大致還是此前的態勢,只不過最近幾天,獨立師部隊的攻勢加強,日軍吃虧而已,總體變化不大。
澳洲戰場變化不大,但沉寂了數月之久的北美戰場,卻再次燃起了熊熊戰火,按照元首希特勒的授意,逼走了一百多萬日軍,沒了後顧之憂的德國南美集團軍群司令官隆美爾元帥,再也按耐不住滿身的殺氣,開始對美國人大打出手了。
七月底,隆美爾指揮四百多萬精銳德軍,分別從中部的丹佛、夏延等地,南部的奧斯汀、阿比林等地,向美國北部和東部,發起了全線進攻。
養精蓄銳已久的德國南美集團軍群,在隆美爾的指揮下,此番出手顯然是要一擊便定勝負的架勢,勢若奔雷,南路的德軍第七軍集團軍、第八集團軍、第九集團軍、第十一集團軍、第十二集團軍、第十三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第十六集團軍等部隊,與美軍激戰於俄克拉荷馬、小石城、傑克遜一線。
中路其餘的部隊,分別與美軍和加拿大軍在林肯、託皮卡、肯辛頓一線,展開激烈的搏殺,除了這兩路主要進攻方向之外,隆美爾還以五個集團軍的兵力,向美國北部的俾斯麥、皮爾和威利斯頓等地,發起進攻,目標直取美國北部的美加邊境,進而威脅美國的戰時首都德盧斯。
隆美爾大打出手,頓時給美軍和加拿大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東部戰場的局勢,還可以支撐,畢竟有廣闊的縱深地帶,可以抵消德軍的攻勢,但北部戰場就不容樂觀了,尤其是戰時首都德盧斯,即將暴露在德軍進攻的矛頭之下。
受限於美加邊境線,美軍和加拿大軍,不可能做大範圍的機動,逐點、逐地的拼命死守,而加拿大人顯然是不想把戰火引向自己的國土,幾個戰場上,北部打得最激烈,美軍部隊的傷亡也最慘重。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三千零四十七章 羅斯福的陰謀
位於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北部的德盧斯,美國戰時首都,羅斯福總統已經在戰時最高司令部裡,呆了幾天的時間,因為休息不好,本來就病體纏身的總統先生,愈發的憔悴不堪。
這種敵對雙方投入幾百萬士兵,真刀真槍的戰場拼殺,羅斯福是個外行,他也插不上手,便索性把戰場的指揮權,交給戰時最高司令部參謀部來執行,也可以不在這裡耗著,但他認為,身為美國的戰時最高統帥,位置就應該在這裡。
羅斯福每天呆在作戰室裡,聽著將軍們爭辯和研究作戰計劃,調動部隊,採取何種措施,儘管有些軍事術語在他聽來,不明所以,但看到將領們在自己眼前忙碌,看向自己眼神兒之中,那種欽佩和依靠,他就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
毫不誇張的說,羅斯福以他的政治智慧,高超的政客手段,贏得了軍方將領們的一致信服和依賴,同時,羅斯福也知道,自己的精力在飛速的流逝,如果風雨之中搖曳的一點燭光,隨時都會熄滅。
又是一個夜晚的到來,似乎在德盧斯,都能夠聽見來自西方的炮聲,戰時最高司令部的一間屋子裡,羅斯福坐在輪椅上,蠟黃且疲憊不堪的臉上,肌肉鬆弛,原本銳利的目光之中,帶著一絲茫然,似乎對正在進行的這場衛國戰爭的前途命運,有著無法掌控的失落。
日本人突然從北美戰場撤兵,對於美國而言,絕非幸事。如果德軍和日軍在北美戰場並存,以羅斯福的政治智慧。政客的狡詐,肯定會尋找到。讓這一虎一狼相爭的機會,但是,現在這樣的機會,再也無法出現了,德國人可以心無旁鷙的專心對付美國。
一想到這裡,羅斯福就對那位在太平洋西岸,正在對日本人大打出手,掛著盟軍副總司令官頭銜,卻陰險狡詐的中國人唐秋離。滿腹的怨恨,從表面上來開,中**隊對日本人出手,是在為北美戰場上的美軍和加拿大軍減輕壓力,在履行盟友的職責,至少,美**方主流將領,是這麼認為的。
但深諳政治之道、利益交換的羅斯福,可是不這樣看。中國人唐秋離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向日本人出手的時間,太不合時宜了,讓他嗅出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如果在一九四一年四月。日本人開始進攻美國西海岸之初,唐秋離出手進攻西南太平洋上的日佔區,這個中國人是美國的救命恩人。而現在怎麼看,都是唐秋離和希特勒之間。達成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中國人出手為德國人掃清北美利益的爭奪者。
否則。現在的北美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