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朕今日讓眾卿家來此議事,這就是原因之一。
煬帝暴政,使天下大亂,群雄紛起。
渭水便橋退突厥 弘文書館辯治亂(10)
在座之人,多歷兩朝,對煬帝之失感觸良深。
蕭公,褚亮,等一會兒你們可就此話題多說兩句。
唉,這些年群雄混戰,雖被太上皇一一撲滅,然山河破碎,百姓凋敝,可謂民不聊生。
目前除京畿之外,其他各地百姓逃散,田園荒蕪。
經民部統計,現在的民戶數目,不及前隋最盛時的五分之一。
昨日我與頡利盟約的時候,頡利說歸去後要獻馬三千匹,羊萬隻,被我拒絕了。
我讓頡利歸還所掠中國戶口,並讓他放回溫彥博。
馬、羊皆由人所養,若人口不旺,何談其他呢?”
溫彥博是李淵派往突厥的使者,他出使的時候適逢玄武門之變,頡利起心侵擾中原,遂將溫彥博扣下。
眾人紛紛點頭。
像其中的封德彝、蕭礒、陳叔達等人皆兩朝為官,熟知史事,尤其對隋文帝治下的仁壽年間和隋煬帝大業初年的繁榮景象追懷不已,當時的社會富庶程度和民戶的興旺,是自晉朝以來從沒有的。
李世民接著道:“原因之二,是我朝的吏治不好。
太上皇這些年將精力放在征伐上,他性格簡慢,將國事多委以臣下。
臣子中不乏忠謹之人,也難免良莠不齊,有些人揹著太上皇自行其是。”
說到這裡,李世民向坐在前排的裴寂掃了一眼,裴寂看到李世民那銳利的目光,不由得低下頭來。
這時,李世民的聲調變得高亢起來:“隱太子幫助父皇輔國,然不將心思用在正道上,肆意放縱臣下,使政刑紕繆,官方弛紊。
唉,這吏治之道,為何就不能清明簡約呢?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武德之初,李密降唐。
京城之官欺他是一名降人,又以為他家中有金山銀山,大小官吏都變著法兒前去勒索,這分明是前隋遺風嘛!他們的所作所為與虞世基毫無二致!對了,如今天下民戶不及前隋五分之一,然我看各級官吏卻不比前隋少。
玄齡,你將這件事兒好好查一查,養著這麼多的官吏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不說,還不知要多生多少事,該裁撤的就要堅決裁撤!”武德九年末,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為隱太子。
李世民的音調一高,嚇得群臣不敢多發一聲,待他話音一停,滿館寂靜。
這使李世民又覺察到自己的嚴厲,遂展顏一笑,說道:“瞧我,一激動就跑了題兒。
我剛才說的兩個原因,一是外部的,一是內部的,因之形成了今日紛亂的情形。
這正是我們今日要議論的話題:如何治理當今的天下。
嗯,蕭公,你先說說。”
蕭礒緩緩說道:“治理國家之事不可操之過急,須緩緩為之。
譬如租庸調令和均田令訂於武德七年並推向全國。
現在看來,此兩法在京畿收到了效果,而在京畿之外效果甚微,蓋緣於時日太短。
一項田畝制度尚且如此,要徹底改觀天下之容,那是需要許多時日的。
陛下讓臣談談前隋之事,雖是過眼煙雲,然恍在昨日。
文帝將江山交給煬帝的時候,有戶八百九十萬七千,計口四千六百零一萬;西京太倉、東京含嘉倉、洛口倉、永豐倉、太原倉及天下義倉充滿,京都及諸州庫,布帛各數千萬;且四夷賓服,輸貢者眾。
自秦漢以來,未見有如此富庶之朝代者。”
李世民插話道:“你提到秦漢,令我想起了這秦朝和隋朝,確實有相似之處。
其祚運者短,又遇上暴君。
不同的是,秦始皇首先是削平六國的雄主,其次才是肇始秦亡的暴君。
隋煬帝和他相比,就顯得一無是處了。”
群臣聽了李世民這個觀點,很覺新鮮。
其時人們一概罵倒秦始皇,甚至把他統一六國也說成是“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的一大罪狀。
李世民卻認為秦始皇是個應運天人的創業聖君,把他和周武王伐紂平列。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渭水便橋退突厥 弘文書館辯治亂(11)
至於其後來暴政,則是其過,但不能掩其功。
這是李世民潛心讀書的感悟,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