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上皇起兵於亂世之中,深諳百姓之苦,皇上欲行新政,太上皇定是贊成。

只要皇上將此番話告訴太上皇,想他定會釋然。”

“如魏大夫這樣說,太上皇及皇上修繕了慶善宮,就是不體恤百姓了?”

裴寂這一段時間在朝堂之上不多話,今天與魏徵當庭相爭,似乎找到了一點以前的好感覺。

李世民在那邊沉思半天,心中翻覆了數回,終於權衡利弊有了主意。

他揮手道:“裴公,你退回去吧。

魏卿,朕想好了,就依你意罷修繕慶善宮之務。

太上皇那裡,朕自去說服。

敏於行而訥於言,朕接受你的諍言,今後盡力行之。

好了,朕今日有些乏了,大家散了吧。”

明君懷仁息微瀾 賢后示德忙親蠶(1)

李世民那日退朝後,心情很不愉快。

魏徵不顧自己顏面,當著那麼多的人頂撞自己,著實讓他難堪。

不過,自己既然想要大治天下,就得崇尚儉樸,去奢省費,魏徵所諫並不為錯,想想也就釋然了。

然而魏徵並不罷手,變得愈發凌厲起來。

兩日後,魏徵又當堂使李世民難堪了一回。

這些年因戰事不斷,每年都要募兵以補軍力。

按唐制,男二十歲以上者方可簡點入軍。

然募徵不斷,兵源難免捉襟見肘。

此年,封德彝以尚書右僕射充任簡點使,他向李世民建議,放寬募兵年齡限制,把十八歲至二十歲的中男都簡點入軍。

李世民同意,詔封德彝依此抓緊辦理。

敕命一出,有司開始忙碌起來。

魏徵聞訊,與王?聯名上表,以與制度不合為由,堅決反對。

封德彝見狀,急忙出班奏道:“陛下,魏大夫、王大夫所言,臣也有所考慮。

臣在簡點過程中,多次到就近的募兵點核查,見入軍籍者皆模樣粗大,即使年齡不到十八歲者,其模樣也與成人無異。

臣看後方才心安,以為他們可堪為任。”

李世民心中怒火上升,覺得魏徵和王?泥古不化,死搬教條,遂說道:“對呀,封公的眼光是不錯的。

如今正是非常時期,朕不想征戰,然邊防不可不備。

若邊防不備夷狄入侵,又起狼煙,就會影響國內的安靜。

魏卿、王卿,你們依國家制度為據並不為錯。

可國家制度並非常式,也要經常變通才行。

這件事情你們就不要再爭了,朕心已定,凡中男以上,或者年齡未及十八歲但身材粗壯者,皆取入軍。”

唐制規定,男人十八歲以下者,稱為次男,十八歲至二十歲者,稱為中男,二十歲至六十歲者,稱為丁男。

魏徵看出李世民有些不高興,卻仍堅持己見,說道:“陛下曾說過,國之大莫過於法,難道要動輒違之嗎?”

李世民的聲音略高了一些:“魏卿,朕所以取中男入軍,剛才已經說得很明白。

朕這樣做並非逞一己之私,也是為國家大計著想。

你冥頑不化,難道想存心抗旨嗎?”

魏徵沒有一點畏懼之色,大聲說道:“臣不敢抗旨,然國家有制度,妄取中男入軍有違制度,臣也不敢署敕。”

李世民的嘴張了幾張,一時說不出話來。

原來他即位後,為了改變以前諫官空為擺設的狀況,特別下詔明示,凡諫官所諫事體,若無該諫官最後署敕同意,則不得施行。

眼下的魏徵不肯署敕,自己若繞過諫官這一道關而強令施行,也有違自己的前言。

封德彝練達於事故,他見李世民與魏徵僵在這裡,下面群臣眾目睽睽,若再起衝突,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遂說道:“陛下,此事關係太大,以從長計議為好。”

李世民面露惱怒之色,斥道:“什麼從長計議?現在就說。

你們,都退下去吧,由朕與魏卿、王卿單獨說。”

群臣見李世民動了怒火,都低著頭退出了殿外,殿內僅剩下李世民和魏徵、王?三人。

李世民待眾人退出,臉色更加陰沉,劈頭問道:“中男若實在瘦小,自然不點他們入軍;若身高體壯,是可以簡點取入軍中的。

你們如此固執,到底妨礙了你們什麼地方,偏偏與朕作對?朕不明白其中原因,現在大臣們都退出了,你們可以好好說說箇中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