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來當時風行奉旨和詩,皇帝每寫一詩示於臣下,群臣必須寫詩和之。

虞世南既出此言,顯然不贊成李世民寫這類豔詩,故不奉詔和詩。

李世民看到天下大熟,心內高興,其大多時間在宮內行走,因想起了寫豔詩的遊戲,若群臣和之,勢必有著許多樂趣。

不料一貫沉默寡言的虞世南給了當頭一棒,李世民的心情頓時沉了下去。

魏徵側頭看詩,明白李世民緣何如此,遂拱手道:“陛下,虞先生所言亦為臣之心意,當初梁簡文帝好作豔詩,境內皆效之竟成風俗,謂之宮體詩。

這樣的詩雖對仗甚工,詞語又豔,終不是盛世之風,望陛下戒之。”

李世民已經聽明白了二人的意思,示意虞世南將絹紙放於案頭,然後說道:“朕知道了,皇帝的一言一行事關天下大體,虞先生,朕今後再不為此類詩句。”

魏徵微笑道:“其實陛下作此詩,是為宣洩胸中的興奮哩。

今年天下大熟,舉國高興,然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陛下要保持清醒頭腦才好。”

李世民怫然不悅,說道:“人言做天子自得尊崇,無所畏懼,朕卻以為要自守謙恭,常懷畏懼。

朕每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群臣。

魏卿,你的意思是說朕有些頭腦發昏了?”

“非也,臣見皇上這些日子眉飛色舞,今日又作此豔詩,因想提個醒。

古人云:‘糜不有初,鮮克有終。

’願陛下守此常謙常懼之道,日慎一日,則宗社永固,無傾覆矣。”

李世民點頭答應,心裡暗暗想當個皇帝真難,還不如做一個平常人那樣自由自在。

然自己身上擔負社稷之重,要想做得盡善盡美,惟有剋制己欲,方能不蹈隋煬帝的覆轍。

魏徵、虞世南告辭後,李世民起身到左邊的案子旁站定,那上面堆有群臣所上之策略。

他隨手拿了幾本,然後斜倚在躺椅上觀看。

第一本為王?所上,其中說道:“比見吏部擇人,惟取其言詞刀筆,不悉其景行。

數年之後,惡跡始彰,雖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

唐皇慧眼識馬周 李靖忠心領三軍(2)

王?的這段話,是說吏部選人時僅論其會試成績,而未從本人的德行等方面細加考查,萬一此人德行有虧,在任上荼毒百姓,則其惡劣影響無可挽回,百姓已受其害。

李世民抬頭看了看窗外,覺得時辰已近午時,遂令人去傳王?,讓他過來共進午膳。

王?急匆匆過來的時候,尚食局已將午膳擺好,李世民坐在上首,令王?與自己對臉坐下,然後邊吃邊說道:“王卿,朕已看了你的上疏。

然書中僅提其弊,未說如何改之的法兒,今天你可以提一提。”

王?道:“陛下,現在每年選數千人,吏部不能知悉每人的德行,僅憑會試成績配其階品而已。

臣以為兩漢取人的法兒可以借鑑。”

“兩漢?你可慢慢道來。

來呀,為王卿添酒。”

一名美人嫋嫋婷婷執壺為王?添酒,王?側目一看,發現該女美豔脫俗,委實令人豔羨。

王?定了定心神,然後答道:“謝陛下賞。

兩漢取人,皆於鄉閭之間訪其才德,州郡擇其出眾者貢之,然後朝廷入用,當時號為多士。”

“眼下參加會試的舉子中,不也有鄉貢出身嗎?”

“不錯,確實有鄉貢身份,然其畢竟為少數。

依臣意見,中央及州縣官學中,生徒入學資格限制太死,如此就絕了許多能才的入仕之路,須放開限制。”

李世民不贊成王?這個意見,搖搖頭道:“不可。

魏晉之後,官有世胄,譜有世官,到了我朝雖有變化,然不能混淆士、庶之分。”

魏晉以來,門第觀念很重,李淵身為關隴貴族後裔,自然不能免俗。

李世民在征戰和理政過程中,為了籠絡人才,逐步打破關隴貴族的範圍,起用魏徵等山東寒族之人,已是很大的進步。

但士族及庶族還是有區分的,讓李世民打破士族及庶族的界限去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他尚沒有這個心思。

不過他還是贊成漢時法令,在士族中經過鄉、縣、州逐級選拔,全面考核其才具、德行。

李世民目視王?道:“不管怎麼說,你主持門下省,仍然關注吏治之弊,朕心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