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這些日子的心情一天比一天灰暗,心想京城之大,竟無自己立錐之地,自己滿腹經綸,卻無機緣顯露。
為謀一門客就如此艱難,何談其他呢?這幾日,馬周懶得連鬍鬚都不想刮,蓬頭須面的,更顯落拓。
管家顯然也注意到此點,說道:“你若以這般面貌去見主人,不妥。
這樣吧,我且在這裡稍待片刻,你快去刮刮鬍鬚,再換一套乾淨的衣衫出來。”
馬周感激遇到眼前這二位好人,遂遵囑入內換洗一番。
馬周跟著管家入了常何府,管家入內稟報,片刻出來說道:“主人正在堂上與韋大人說話,你先在這裡候著。”
管家所說的韋大人,即是當朝的諫議大夫韋挺。
韋挺與常何以前皆在東宮,二人相處得很是融洽,二人其間雖經過不少波折,現在終於又一殿為臣,這份友誼一直保持了下來。
馬週一直在堂前等了小半個時辰,才見二人一前一後走了出來。
觀其神色,前面那人自是來訪的韋大人,後面那人劍眉大眼,一身英氣,定是本宅的主人常何。
常何走到馬周的身邊停了下來,問管家道:“這位即是馬周了?”
管家點頭稱是。
已走過去的韋挺扭過頭來,仔細打量了馬週一眼,笑道:“常兄弟,你怎麼也附庸風雅起來?要找什麼門客?哈哈,你要找門客也要找一些有真本領的才是。
像眼前這位,定是從街上隨便尋來的吧?”
“不,韋兄。
這人還是有才華的,已經得到虞先生的首肯。”
韋挺又是哈哈一笑,提腳就走,邊走邊說道:“你在街上能尋來什麼寶貝?要我說,你還不如讓國子監幫你隨便尋一個,這樣才最令人放心。
哈哈,你別是想圖便宜吧!”常何將韋挺送出門外,那邊的馬周聽了韋挺之語,感到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一雙眼裡充滿了怒火,雙拳不由得捏了起來。
管家也覺得韋挺的話太刺耳,寬慰道:“馬先生別多心,韋大人一直是快人快語的脾氣,並沒什麼惡意。”
馬周已經得知了韋挺的來歷,冷冷說道:“如此之人,還能居於諫議大夫之列?”
說話間,常何已經轉身回來,他對馬周點點頭,說道:“你既然得到虞先生的首肯,那是不會錯的,就留下來吧。
管家,你先幫馬先生安頓一下,然後再領來見我。”
這樣,馬周就當了常何的門客。
此後數日,馬周每每想起韋挺那蔑視的神色,心中常忿忿不已。
唐皇慧眼識馬周 李靖忠心領三軍(1)
這年夏季時中原果然多水,因民部早已符傳各州,讓其注意水勢,水部郎中更是逐個視察了容易發生水患的地方,督促防汛,雖雨水連連,並未釀成大災。
轉眼間到了秋收季節,田野間見出大熟。
貞觀元年時,因旱災使糧食減產,關中米每鬥需絹一匹才能換到,到了今年糧食豐收,米價直線回落,每鬥米僅值二十錢。
這時,逃散出去的百姓紛紛返回鄉里,眾刺史喜出望外,將其妥善安置。
以往蕭條的村落又起炊煙,各地漸漸有了一些生氣。
李世民閱罷各地來的奏章,心中的歡喜不言而喻。
他想起陳君賓之功,特下旨擢其為太府卿。
李世民認為陳君賓有理財的能力,而太府寺掌管邦國財貨之政令,下設兩京諸市署、左藏署、右藏署、常平署,讓陳君賓主持這裡的政務,相信更能發揮其能力。
李世民一團高興,有心想出外狩獵一番,又想起魏徵等人的臉色,不敢輕舉妄動。
這日秘書省魏徵、虞世南前來奏事,李世民當場答覆,然後說道:“虞先生,朕今日作詩一首,請你品評一番如何?”
虞世南接過絹紙,只見上面寫了一首豔詩,其詩曰: 蟬鬢慵梳倚帳門 蛾眉不掃慣承恩 旁人未必知心事 一面殘妝空淚痕 李世民以宮人的口氣,寫出了其不能得到皇帝恩寵的幽怨。
虞世南看後連連點頭,覺得該詩寫得好,然轉念一想,李世民以皇帝之身,卻寫出這等宮中豔詩,畢竟有些不妥,遂諫道:“陛下聖作雖工,然體制非雅。
若天下之人知道皇上愛好此類詩,必然效之。
此文一行,恐風靡天下。
恕不奉詔。”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