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的難度出乎自己的預料,充其量只能算是普及水平。不過沈鴻也沒有退掉,反正學分這麼好賺,何樂而不為?
平時上課的時候很輕鬆,其中考試自然更不必準備了。和秦怡一起上自習,沈鴻更多的是陪她。不過,他們上自習的時候,沒有再去過四教,即使是在白天。每次上自習的時候,秦怡都寧願多走五六分鐘的路程到其他的教學樓去。
所有的期中考試都在一個星期內結束。可能是複習得好,也可能是因為期中考試的題目實在簡單,秦怡感覺很好。
沈鴻的心理學考試本來要在星期三的下午隨堂考,可是老師正好臨時有事,就只好推遲到了週六的晚上。
第十七章最後一道選擇題
週六晚七點,沈鴻按時來到了考試的教室,裡面已經到了好幾個人了。選這門課的學生不多,總共才有三十多個人。而考試的教室卻很大,一排排空著的黃色桌椅使教室顯得很空闊。
教心理學的老師姓張,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待人很和藹,這時候正站在講臺上。看到沈鴻進來,微笑著點點頭。
沈鴻走進教室,在最後一排找了個座位坐下來。
每到一個地方,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沈鴻都會不自覺地選擇能夠最大範圍注視全場的位子。沈鴻記不清在哪本書裡看到過對自己這類行為的解釋,大約是說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心裡總缺乏安全感,所以必須儘可能的把所有的東西盡收眼底。
總之,這是一種精神焦慮的表現,儘管沈鴻並不以為然。
人差不多已經到齊了。
“不好意思,佔用大家的週末時間。週三的時候由於臨時有事,所以期中考試的時間改在今天。大家不用緊張,都是些很基本的選擇題,只要平時來上課,都可以答得不錯。”
說完這些話,張老師像往常一樣笑眯眯地點了點頭,然後示意助教發試卷。
試卷從教室的前排往後傳遞,嘩啦嘩啦的聲音在空蕩蕩的教室裡迴盪著。
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沈鴻自然最後一個拿到考卷。
試卷有兩頁紙,在試卷最前面的位置寫著:“本試卷共50道小題,每題一分,共50分。”
沈鴻在試卷的上端寫好自己的名字和學號,開始作答。
教室裡很寂靜,試卷上的題目誠如教授所言,都是平時上課的時候講解過的最基本的東西。
寂靜的環境加上簡單順手的題目,沈鴻覺得很愜意。
1、“潛移默化”是()
A、情景記憶
B、語義記憶
C、外顯記憶
D、內隱記憶
2、應激狀態下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反應活動,總的來說是促進分解代謝的激素()
A、增高
B、不變
C、降低
D、有時高有時低
……
就在沈鴻要順利地結束考試的時候,他的筆在最後一道題的位置停住了。
“50、當你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恐怖事件,而你又能感覺到這些事件的淵源應該出現的地點和時間,那麼你會透過什麼途徑去查詢淵源?()
A�放棄這件事
B�用儀式驅鬼
C�看心理醫生
D�到圖書館查詢相關時期和地點的報紙“
這道題的字型很特別,迥異於前面的四十九道,好像直脫脫地孤立於試卷之外似的,字跡也很模糊。
前面的四十九道題目都是電腦列印出來的,但是這道題卻像是油印的。
看慣了電腦列印的整整齊齊的字,猛然看到這樣的字型,沈鴻感覺有些奇怪。
他想起了小學的時候。
那時候電腦、印表機還沒有普及,學校自己組織考試的時候,試卷都是老師自己用蠟板刻制的。
這種方法沈鴻只見過一次。
一個老師坐在椅子上,拿著一支鋼針作筆尖的筆在一張蠟紙上寫字,筆尖劃過鋼板的時候發出沙沙的聲音很好聽。
刻完蠟紙,就用一個滾筒的刷子蘸了黑乎乎的油墨在上面用力輾過,纖細的字就出現在下面的一張張白紙上。
那時候,沈鴻覺得這很像魔術。那種油墨的香味和那種特別的手寫字型在沈鴻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此後,初中和高中的沈鴻就很少再見到那種油墨試卷。
進入大學,電腦快速地普及,列印店、影印店